苏葵回到会议上的时候,两岸作家已经商讨完图书引进的事宜,正谈到新马两地的出版之事。
由于去年英殖民政府下达禁令,不准大陆出版社的图书进入新马发行销售,因此现在在这两地的大陆出版社的图书全部成了禁书,出现了庞大的市场真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话题不是文学交流会的主题,还是别的原因,大家只是提了几句,便转向另一个话题。
张瑞山不知什么时候和谭惟伦坐在了一起,两人一边交谈,一边用隐晦的目光打量苏葵。
他们自认为隐蔽,然而苏葵目光敏锐,一进去就发现了。在他们再次看过来的时候,就对上了苏葵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两人有一瞬间的不自在,随后谭惟伦冲她点头微笑,张瑞山则是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蒋美琴回到座位坐下,正好听见谭惟伦在说∶"不过只是一本小说,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张先生不必担心。"
"你大概没有看过那部小说吧?"张瑞山摇摇头。他根本不知道这部小说里面传播了怎样的思想,况且还是用娱乐的手段来宣传。
"别人或是直接传播大陆的积极信息,或是描写大陆的优良传统文化,只有她故意用这种方法,潜移默化地让人在娱乐中被这种思想感染左右。"
他甚至给苏葵下了一个定论∶"这个女作家,心机太深。"
谭惟伦摇头笑道∶"张先生,您也太言过其实了。"
显然,他并不这么认为。
张瑞山却说∶"只怕这些图书一旦引进,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就像苏葵说的那样,人类精神上对于苏爽的追求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小说在大陆受到欢迎,难道在港城就不会吗?
"这些年引进的大陆图书还少吗?"谭惟伦轻笑,"港城终究不是他们做主,依您在那边的影响力,还用担心这些吗?"
张瑞山没有再开口,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离开,谭惟伦看见蒋美琴,问了一声∶"怎么去了这么久?"
"美琴,你对这里不熟悉,还是少出门为好,别让我担心。"他英俊儒雅的脸上带着关怀又带着深情,连蒋美琴一时都会被他迷惑,生出我就是他唯一的感觉。
然而只是感觉。想起刚才听到的,她不由问道∶"我听见你们刚才在说苏葵?"
没想到刚才出去一趟见到那个人,现在进来还会听见在谈论她。
"张先生不是不喜欢她吗?"蒋美琴问,"你怎么还要站在她那一边?"
谭惟伦并不在意她语气里的些微泛酸,只说道∶"父亲和联华书店的徐先生几位是好友,既然是徐先生的意思,我怎么也该给他们一些面子。"
"只是这样?"
谭惟伦笑道∶"当然只是这样。"
那你为什么要一直看着她?只是这句话终究没有开口。
她的目光同样不由自主地和他看向同一个人。
苏葵当然知道有很多人在看她,但怎么也想不到她基于时代背景创作出来的小说能被人解读为"心机太深"。
而此时这部"心机太深"的小说已经确认会成为下半年第一批入港的小说之一。
交流会在宋万章的主持下正式闭幕,然而苏葵发现,自始至终宣传部的那位部长还有坐在他身边的那位中年人基本没有发言,只是和苏葵一样拿着笔记本记录一些什么,仿佛真的是来旁听的。
《北方日报》的记者全程记录下了这场会议,会议结束后,为参加本次交流会的所有作家来了一张大合照。
这张照片被后世人称为"文学界半壁江山",还不时上各种盘点。上面每一个人拿出来都是行业大家,几乎全部在他们的课本上有名有姓。
会议结束后苏葵本应离开,却在看到一个地方时停了下来。
"苏葵同志,你是早知道我要过来找你?"宋万章看着她笑。
苏葵也笑道∶"并没有早知道,不过是看见您往我这里看,猜想大概是还有事情告诉我吧。
宋万章却没问她是不是猜到了什么事,反而问道∶"你的入会申请写得怎么样?"
"已经写好了。"
宋万章说∶"苏葵同志,有些事情可能需要一些名目才能进行,你明白吗?"
苏葵闻弦音而知雅意,并没有问到底是什么事,只从善如流道∶"我回去马上就提交。"
宋万章笑道∶"那我们就等着了。"
于是苏葵回去后,以最快的速度将申请表提交,附带她取得的成就,发表的作品,这些都是必要的程序。
苏全福今天是来找苏葵辞行的。
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本应该在庆典结束后就离开,不过好多人很不容易来京城一趟,有一些就暂时留下了。
苏全福就暂时留了几天,苏葵提出带他在京城转一圈,不过苏全福拒绝了,他知道苏葵不仅参加了庆典,还在当翻译,更何况她还在上学,孩子那么忙,怎么能因为他的事耽搁?
他不想耽误苏葵的时间,于是苏葵就包了他这段时间在京城的所有花费,让他和杨市来的几位算是同乡一起去参观京城,至于他在招待所的所有费用苏葵也替他交了。
苏全福当然不愿意接受,苏葵却说是她长大了挣钱了孝敬他的,是她的一片心意,把苏全福听得感动不已。
今天他就是来京大找苏葵辞行的,在京城待了好些天了,不能再让孩子花钱了。
苏葵并不知道苏全福来找她,她刚刚结束了所有教辅资料的收尾工作,完成了这项重大任务。之前一直想着上交却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总算可以一起提交了。
这会儿她刚刚从图书馆出来,准备回宿舍一趟,就看见胡芳急匆匆地跑来跟她说∶"苏葵,学校外面有个港城来的人找你!"
今天是周末,并不上课,但大部分学生都在学校里。
"港城的人?"
"对,是一位先生。"胡芳说,"他说是你的朋友,就在外面等你。"
苏葵微微皱眉。
"谢谢你来通知我。"苏葵道."你先回去吧.我去看看。
苏葵现在可是学校里的名人,一听说是她的朋友来找她,还是港城来的,这下认识她的人都知道了。
这会儿她往外面走的路上就有人看着她,还有几位好心的同学也顺便告诉她有人找。
苏葵都对他们致谢。
苏葵一出来,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人。
他没有在门口,站在一处围墙下等着。
"苏小姐。"他英俊的脸上带着恰如其分的笑容,穿着一身西装,看起来更加体面周正。
"是谭先生。"苏葵看见他并不惊讶,反而说道,"我听同学们说,有一个朋友来找我?"
他当然能听见苏葵话里的意思,笑道∶"我以为我们已经算是朋友了?"
苏葵淡淡∶"也许是我记性不好,并不记得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发生过。"
谭惟伦并不生气∶"即便以前不是,现在也可以是。能和苏小姐成为朋友,一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就是不知道苏小姐肯不肯给我这个机会?"
他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
苏葵却没空跟他打哑谜∶"谭先生,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
谭惟伦一笑,说道∶"听闻京城大学是华国最好的大学,我却一直没能到这里看看。苏小姐,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邀请你陪我参观一下京城大学?"
"谭先生,你应该知道我还是个学生,学业繁忙。"
苏葵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只道∶"如果你想参观京大,请直接找学校校长,校长会为你安排罗。丶
"可我听说以前苏小姐也曾作为翻译带人参观过学校
面对苏葵看向他的目光,他只是笑道∶"我不过是想问问为什么我不可以,难道苏小姐还要差别对待吗?"
".….当然不是。"这个话题有些敏感,谭惟伦便没有再继续。
他很快收敛好了所有情绪,重整旗鼓∶"没有苏小姐的陪伴,我想这京城大学也没有参观的必要。"
见苏葵没有反应他又说道∶"不知道苏小姐哪天能有时间,能否赏脸一起喝一杯茶?"
"谭先生,这里并不是港城,喝茶就不必了。"
"不喝茶也可以…….
"我想我哪天都没有时间。"苏葵说,"谭先生,我说过了,有什么话就直接说,不用拐弯抹角。"
他并不在意苏葵的冷淡,依旧带着笑意∶"苏小姐,你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
话题跳跃很大,不过苏葵大概知道他的意思∶"我想我现在过得很好,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是吗?"谭惟伦看了看苏葵目前的穿着打扮,有些意味不明。
"苏小姐对港城有了解吗?"他又问道,"你认为港城目前的生活比大陆如何呢?"
"论经济发展水平,港城自然是领先的。"
谭惟伦微微露出了笑意,然而没等他说话,苏葵就说道∶"下一句,你是不是想要问我要不要考虑到港城去?"
谭惟伦有些微的怔住。
"苏小姐怎么知道?"
"因为你不是第一个跟我说这句话的人。"
当初约瑟夫也跟她说了同样的话,不过两人的目的不同罢了。
"苏小姐,其实我很欣赏你。"既然苏葵知道,谭惟伦便道,"我认为像你这样美丽又有才华的女士,应该受到重视,受到珍爱,也应该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好像看不出苏葵眼里的讽刺,对她微微一颔首∶"我想我有能力给你更好的生活,只要你愿意。"
两辈子加起来,这是苏葵第一次听见有人在她面前说这样的话。
"谭先生,如果我没有记错,你应该已经是当父亲的人了?"
即便是听到这样的话,谭惟伦也没有丝毫变色,只是微微一笑∶"这都是过去家族定下的婚事我对她们任何人都没有感情。"
"假如以后有苏小姐的陪伴,我可以保证,今后再也不往任何人那里去。"
真是好感人啊,苏葵都快被他气笑了。就是在她那个时代,像谭惟伦这样的人也是不多的。
然而此时因他的话而情绪波动的却不止苏葵一人,同样有一个人被他震撼到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