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冯平会积极投身到夺位站队中去。看出新帝非简单人物,一早投效麾下,便是想着有朝一日,待到新帝肃清朝堂,能够整顿军中,能够推动主战。
哪曾想,如今竟是有这么一个人横空出世,令自己不必再继续等待。冯平才不管她年纪几何,不管她是男是女,但凭她沂城作为,冯平便愿意听她号令。
日前身处京都之时,有胡荣从中牵线,冯平同这人见了一面。此后,更是彻底拜服。征讨北胡,这个主帅,舍她其谁?
而这一回,她将左路军交予自己,摆明是以自己为前锋的意思。这般遂了自己心愿,冯平心下立誓,必不负她所托。
……
==========
而另一边,右路军统领邓良,却是另一番想法。
这位傅大将军,之前只是听过她的赫赫威名,这一回见着真人,今个儿夜里见着她安排诸项事宜,邓良方知名不虚传,这人城府手段也绝不仅仅止于传闻。
一时间,心下连连感慨,后生可畏。行军调度、战术战法暂且不论,单看这点将,邓良便是心惊。
冯平、马跃二人,自己还算熟悉。得今上知遇之恩,同在今上麾下效力,又是同在地方领兵,际遇颇为相似。韩文越、李忠和,这也是今上一系。至于傅战、杨从武、张扬、蒋沉几人,就显然是傅家军将领。其中胡荣,更是视傅徵为少主。
傅徵兵分六路,除她自己,以及中军指挥,余下四路,两方各半,攻守皆有,无可指摘。且这几人,互不掺合掣肘。
同时,她这番安排,也使得中军统领实担副帅之名。在傅徵这个主帅亲身犯险的情况下,若有增调驰援,那随机决断只看中军。傅徵这便将中军交托于最为信赖倚重的亲信,另以李忠和坐镇为辅。
李忠和资历不浅,身上却并无武职,决策断然越不过胡荣去。且李忠和其人,沉稳而不失敏锐,想必也能看出这番安排的高明,不会擅自妄动。他只会定了心思,专心辅佐胡荣作战。
这般行事,周全老到,哪里像是二八年华的少女,混迹官场的老油子也不过如是。届时大战得胜,众人皆得军功,都有封赏,皆大欢喜。而她傅徵,名利皆占,说不出半点不是。
……
==========
马跃倒是没得邓良想得这般细,只将心思放在战术布置本身。只觉得陛下确是眼光精准,主帅确有大本事。
草原总体地势平坦,应是谓之通地。主帅这般安排,可称面面俱到,攻守兼顾。唯一不太对劲的,只是主帅以身犯险,仅领三千兵马,便要突袭北胡王庭。不过想到主帅一人屠一城的彪悍战绩,想到她那响亮的阎王人屠之名,这便是也可以接受。
……
==========
再观李忠和,确是如邓良所言,意识到了上首那位傅大将军,绝非寻常。她看似轻轻巧巧的几条军令,却是暗含几重深意。
李忠和细细琢磨,思绪渐远,不由忆起自己半生起落,颇有些唏嘘。
……
==========
韩文越出身世家,有关权术的运用,自小耳濡目染。察言观色,也是必修课。这会儿,身边几人的反应,都被他不动声色地瞧在眼里。
不禁抬眸,又悄然看了上首那人一眼,随即飞速收回目光。那人耳目灵敏,修为很是恐怖,可不好瞧久了让她发觉。
韩文越同那人打交道,是在京都。那时,今上下旨擢升,为其加兵部侍郎衔,召其入朝议政。韩文越眼见这人一步一步站稳脚跟,一步一步达到目的。这人操纵权术,堪称熟稔,那些个老爷子们,也吃过她不少亏。
这个人,只能为友,不能为敌。
……
==========
这几人弯弯绕绕,想了许多。而那厢,傅家军众人却是心思简单明了得多。
胡荣、傅战、杨从武几人,只郑重接下自家将军的军令,誓要完成任务。
张扬同蒋沉,在庆幸自己当日,及时做出臣服效忠的明智之举。傅徵确实够意思。这般大战,捞军功的时候,也不曾忘了自己,确实是没把自己一伙当作外人。
……
==========
看着场内的激昂场面,程知嘴角微弯。
程知不知道这些人此刻在想些什么,也无须要知道。无论他们如何猜度自己的心思,这份作战安排,明面上都不会有人有理由来质唤。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场,傅大将军的表演怎么样?
若干将领官员出场。要不要猜猜,这几个猜度傅大将军心思的,猜的准么?或是说,谁更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