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宗是庞然大物,但柳渭南执掌下的天元宗,也就是仗着庞然大物的余荫、靠着那数百年传承的声望。他们要有动作,可得抓紧了承天命、起义战的名头。想陛下初登大宝的时候他们没意见,这下二十多年过去又眼巴巴冒出来,世人也不都是傻子。
所谓天谴乃是人力妖法,诸事涌动乃是人为操纵,那又何来天命,又何来义战?臣以为,在捉拿逆贼的同时,陛下也大可做出姿态,再次排查太子与三皇子生前的共同举动、共同接触。而掘尸作饵这一节,陛下初时未下明旨,这会儿事已至此,避去不提也就是了。
另外,火势之后,臣在现场焦土黑灰中,好似发觉到几许…硝土的痕迹,觉着十分可疑。陛下亦可由此盘查,戒一严京都搜人的同时,打草惊蛇来查物。不管是哪方势力,手握杀器却没有明目张胆、大摇大摆地出现,想必就是有顾忌。陛下一动,必能震慑一时。
魑魅魍魉沉沉浮浮,陛下为天下之主,这之中把握缓急,各个击破也就是了。”
“你,”原朝语调平平、波澜不惊地讲来,却仿佛是给杨端打了一剂强心针。
“把握缓急?各个击破?谁是缓?谁是急?天元宗,其他势力,都是缓?只崔氏余孽,是急?”
“缓急是明面上的缓急,缓急只在陛下。陛下先前想要如何,如今,大可依旧如何。”
“明面上?明面上天元宗不必管?”
“清流不在陛下身后,又何必以己之短对敌所长。天元宗自诩天道正义化身,陛下不动,他们若动便要制造事端动。陛下何不盯住天元宗一众弟子动向,以逸待劳,后发制人?”
“明面上朝臣百官不必管?”
“臣子诤诫进谏不越本分,岂好因言获罪。当然,陛下捉拿逆贼,扫荡搅风弄雨、危害社稷安定的毒瘤,乾纲独断也是应有之义。”
……
原朝此刻开口可谓是真心实意。换作他是皇帝,他就会是这么个应对。对方正是要激你乱了分寸,岂可任他称心如意。
----------
半晌过后。
“好!好!好!”
杨端双眼眯了眯,嘴角缓缓勾起,杀戮与戾气重新回到了这个见惯血腥与阴谋的酷烈帝王身上。这个时候,他真是喜欢死了原朝这股子众人皆蝼蚁的傲慢。这么多年来,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何种境地,不管要对付什么样的人,他总是这般无波无澜的,然后始终平静地把人都弄死。
杨端不是蠢人,有人提点,很快就明白到利弊。他同意了原朝。接下来,既然有了稳定局面的思路,同那些个魑魅魍魉斗上一斗又何妨。此一时彼一时,他可不是史书上记载的失败者,那个人做皇帝的时候哪有他杨端这么痛快。
作者有话要说:
原来做过一个小结,装逼界三大利器:漠然的眼神、邪魅的笑意、外放的威压?
原朝齐活了。日后就是装逼界王者之战了。
程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