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家书

农门肥妻 轻寒 3406 字 11个月前

“想知道答案?等会儿回家之后,你问问娘,就知道了。”

“家中若有农活需要我帮忙的话,我就会问的。”

李云月笑笑,“我们家志柏长大了。”

安志柏脸颊爬上一抹红晕,还是不适应被这样直白地夸奖啊。

午饭过后,李云月和安志柏提早到书院来,没过多久,就见几个母亲,押着自家孩子到书院来了。

这几个孩子,正是午饭之前,说不要再来书院的孩子。

安志柏有些紧张起来,“嫂子,他们被押着来书院了。”

李云月说:“我看到了。”

片刻后,那些母亲便带着孩子,走到了李云月跟前。

“李夫子,我这孩子太不听话了,竟然跟你说,不来书院上课了,可把我气坏了,你一定要给我好好治治他啊。”

“我们家孩子也是,我们那代人,没机会读书识字,吃了一辈子的大亏,现下他好不容易有个上学堂的机会,居然说要放弃。”

“我也是被我家孩子气坏了,他就想要天天不上学堂,上树掏鸟蛋,鸟蛋能填饱多少肚子啊,真是太让我失望了,李夫子,你一定要帮我好好带带我孩子啊,现在孩子父亲不在家,我也不知道该咋管他,才算是正确的。”

很显然,有些妇人的夫君进城之后,他们在生活中感到迷茫,在育子方面,也失去了方向。

甚至于,她们太过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认为孩子不想上学堂,是为了偷懒。想到这一层,李云月悠悠叹了口气,母亲与孩子缺少沟通啊。

想必孩子们在母亲面前,也说不出“心疼你、想留在家里帮你干农活”这样的话来。

他们很爱对方,却缺少亲近感。

这种情况,在现代屡见不鲜,在这个时代,自然也会存在。

等母亲们都说完,李云月才看向那几个孩子,他们都低垂着脑袋,委屈但却又什么都不愿意讲的样子。

“各位母亲,你们的孩子在书院时,向来都是很乖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也并不落后于其他学生。而现在,他们忽然说要离开学堂回家,肯定是有他们的理由的,不如你们先问问他们原因,可好?”

“他能有什么理由?就是贪玩!想要回家玩耍去,最好永远都没有人管束他!”立即有母亲说道。

另外一位妇人接着道:“现下他父亲不在家,他便欺负我这个妇道人家,拿他无可奈何了,他便开始顽劣了,他父亲在家的时候,我见他也没敢这么顽劣啊。”

有一位妇人直接哭了出来,“孩子父母不在家了,我就想他能好好读书识字,将来能有大出息,现在他竟与我说,不愿来书院了,我真恨我自己呀,将他教得一点都不好。”

李云月:“……”

母子之间,真的缺少沟通到这个地步吗?

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母亲们都齐齐掉下眼泪来,低声哭诉着她们有多不容易,哭诉着她们对孩子寄予了多少厚望,哭诉着她们有多生气孩子不愿意继续读书识字。

气氛很是冷凝,孩子们都不愿意说话。

而休息室内,满溢着母亲们的哭诉之声。

急了之后,她们就开始打自家孩子,“你得听话,得乖乖在书院读书,否则回家,我就不给你饭吃!”

“我就是不想在书院了!”孩子终于回话。

“你!你要气死我吗?”

“我没有!”

母亲扬起手掌,要往孩子的脸上打,孩子则倔强地昂着脸,即使畏惧却也毫不退缩。

“不要动手!”李云月喊道。

在石河村生活,她见到无数的父母,都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方法,稍不满意,就会打骂孩子。

“我说让你们亲自问孩子,为何不愿意继续到书院来,而不是让你们当母亲的,妄自揣测自家孩子的目的。孩子都是你们自己亲生的,对于自己的孩子,你们一点信心也没有吗?”

听了李云月的话,母亲们稍微冷静下来,拽着自家孩子的肩膀,逼迫对方看着自己,“你说,为何你不愿意再来书院了?说啊!”

“我就想留在家里,在家里自由,我想干什么都行!”

孩子们居然都一致这么说。

李云月扶额,这些孩子明明是为了母亲着想,为什么就是不愿意说出来呢?

母亲们又被惹怒了,要揍人!

“李夫子你看看,这孩子说的这像是什么话?真是让我忍不住、忍不住要打他了!”

母亲们作势要将孩子们拉出去,在外头打人!

“慢着!”李云月喊住他们,“其实,他们想回家的目的,就是想减轻你们的生活负担,他们想要下田地里,帮你们干活。”

“因为……因为他们想着自己的父亲不在家了,不能让母亲太过劳苦,他们都在为你们着想。”

若非孩子们都不愿意说,这话委实不该李云月来说的,由她说出来的话,孩子和母亲,就缺少了彼此之间的沟通,也让孩子和母亲更加有距离感,即使他们很爱很爱对方。

母亲们闻言,都怔愣住,看看李云月,又看看自家孩子,然后她们发现,自家孩子的眼圈,都红了。

“是……是这样?是李夫子说的这样?”

孩子们将头垂得更低,默认了。

母亲们眼圈再度红起来,紧紧地将自家孩子搂进怀中。

“你这孩子怎么不告诉娘呢?你要早告诉娘,娘会这般误解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