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墨珣进宫要穿的衣服赵泽林早都想好了,进宫并非寻常赴宴,墨珣去见的是宣和帝,那么还是正规穿国子监的学士服最为稳妥。学士服也挑不出错来,上哪都能穿,虽然稀松平常、不出挑,但无功无过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国子监的学士服为襕衫,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褶裥1。除此之外民间禁用明黄,衣着则禁用青龙、鸾凤为纹。
在京里,出席各种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佩戴不同的饰物,并不是觉得好看就能往身上挂的,有时连鞋子都十分讲究了。赵泽林这么一教,才发现自己任重而道远。
此时已近五月,天气完全热了起来。有时候甚至不活动,就已经满身是汗。墨珣本身体质特殊,并不畏热,可其他监生毕竟只是常人,时常汗流浃背。在国子监里,就算再热也不能穿短衫、短裤。短衣凉快归凉快,却是下地干农活的人穿的,若是他们这些监生穿了,那只会让别人瞧不起。
待到国子监的休沐日,墨珣便早早随越国公进宫了。国子监休沐不代表朝臣也休沐,越国公卯时便需入宫准备早朝,虽然宣和帝让墨珣巳时进宫,但越国公还是在卯时上朝便把墨珣带了出来。是以墨珣搭乘国公府的马车与越国公一同到了下马碑,这便从马车里出来,一同步行进宫。
一路上遇着不少同僚,越国公不住地打招呼,而墨珣则跟在越国公身后不断躬身行礼。
朝臣们见着墨珣都觉得怪,有心想问,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行至协和门,接受禁军检查时,他们都在看墨珣要如何进去,却不曾想墨珣掏出了一枚入宫的腰牌。
离墨珣稍近的大臣,瞥见了上头的纹路,心下了然。后宫之中能召外人进宫的无非也就那么几个人,看牌子就能知道了。墨珣这牌子明显就是宣和帝那边发出去的。
就算持有腰牌,进门前仍需先搜身,墨珣的腰牌交给守门的禁军查验,而另一名禁军则将墨珣搜了一遍。
查验完毕之后,越国公与一众大臣需要经太和门入太和殿,而一名禁军则将腰牌递还给墨珣之后,说:“你跟我走。”
墨珣下意识去看越国公,只见越国公冲自己点了点头,这才与越国公及同行的几个大臣道别,跟在禁军身后便往旁的路走了。
越国公原是想先将墨珣带到御史台,等退朝了之后再将墨珣带至宣和帝面前。现在这么一看,倒是宣和帝那边已经安排好了。
墨珣随禁军离开之后,先头不吱声的大臣这才问了起来,“师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是皇上召见。”这事反正也瞒不住,宣和帝似乎也没打算瞒的样子。国子监休沐日,大臣还需得上朝,让越国公带他进宫面圣,除了上朝时一同带来之外,难不成还让墨珣自个儿进宫,越国公到门口来接?
越国公此言一出,几个大臣纷纷表现出了恍然大悟,然则心中却各有各的考量。
“皇上怎么忽然召了师大人的干孙子?”别说他们参加过越国公办的认亲宴,就说越国公府上的动态,基本也没几个大臣不知道的,有好些人甚至已经连墨珣家中尚存的亲戚都摸了个门儿清。
“我也不知。”越国公哪知道,他还觉得奇怪呢。
朝中大臣都有子嗣,但能拿着宣和帝的牌子进宫的却几乎没有。能进宫的大都是宗室,但进宫之前仍是要递帖,待宫里应允了之后才发牌子。更何况依宣和帝的性子,这么心血来潮忽然要见一个人的几率还真是少之又少。
其他御史倒是知道宣和帝前日唤越国公去景阳宫的事,“召见墨珣”应当也是在那日便定下了的。而像钱丞相与年太尉等人,在后宫也有眼线,以备不时之需。是以他们也早早便知道宣和帝召了越国公去密谈,只是不知谈话的内容罢了。
朝臣们纷纷看着越国公的脸,也不知悟出了什么来,却也不再揪着这个事不放,只将话题引到别的事上了。
越国公也不忧心墨珣,与其他朝臣一道往太和门去了。
墨珣跟着禁军一路走,原以为是不太远的距离,却硬生生走了两柱香时间。禁军走路自然比朝臣们快上不少,对方也并未因为墨珣年纪小而放慢脚步,一路上也不同墨珣说话。
这是墨珣头一回步行进皇宫,倒是十分有趣。以往他都是御剑而来,乘风而去,也并不觉得这皇宫有何特别之处。只是因为身形尚小,走在大小均等的青石路上,道路两侧是红色的高墙,竟能生出幽禁之感,也不怪乎有人说宫闱是金子做成的牢笼了。
墨珣抬头望宫墙看,忽然发觉自己渺小得很。修炼修到渡劫,挨过雷劈之后还有金仙、玄仙的雷劫要挨。仿佛一个既定的目标,不断地为之努力,然而到了最后应该面对的是什么却没人知道。
夏季的卯时,天已大亮。墨珣一路望向道路的尽头,眼见着朦胧的曙色之中是一道道宫门。行至直行的最后一道门之后,带路的禁军忽然停下了,侧过身子退了一步,将墨珣交于守在门边的内监,这便转身离去了。
内监又查验了一次墨珣的腰牌,这才露了个笑脸,躬身对墨珣行礼。“墨公子请跟随奴才进宫。”
墨珣估计了一下,此处应当已经算是内廷的范围了,也就是皇帝与妃嫔日常居住、生活的地方。因为得了内监的话,墨珣忙拱手称,“有劳公公。”
“哪里话,这是奴才应该做的。”内监也不多话,只领着墨珣往里走。
墨珣四下张望了一下,此处与外廷不同,放眼望去是红黄色的宫殿群。殿宇巍峨,连绵起伏。因为得到了良好的修缮,使得沐浴在晨光之中的皇宫显得庄严肃穆。
领路的内监大概带了墨珣走了有两柱香的时间,两柱香之间却由始至终都没说过话。墨珣本身也不大爱闲谈,更何况他与内监第一次见,又何必装作彼此熟稔一样?
“此处为景仁宫。”内监忽然停下了脚步,开口向墨珣介绍道。
墨珣眨眨眼,顺着他的话往眼前的宫殿看了一眼。内监则看着墨珣的反应,墨珣在他的注视下点了头,那内监才继续道:“景仁宫为洛侧君的居所。”
墨珣莫名得很,也不知这内监对他讲这些做什么。更奇的是,怎么就把他带到妃子住的地方来了?
之后又路过了一个宫,内监却不介绍了,只继续领着墨珣往里走,“此为钟粹宫,又名东宫。”
若内监只说“钟粹宫”,那墨珣可能尚不知道是何地,但一提“东宫”,那墨珣就懂了。
东方星区,苍龙星象。
墨珣只听,内监说什么他都点头,却并不开口。而两人又往里走了一段,路过了两个门,那内监却并没有再停,也并不介绍。墨珣想不通这是眼前内监自己想说,还是受了宣和帝的旨意。
“皇上说墨公子第一次进宫,让奴才先领着墨公子到御花园里看看。”内监领着墨珣拐了个弯儿,这便伸手请墨珣进去。
“有劳公公。”墨珣也不多说什么,既然皇上说让他看,那就看呗。反正现在时辰尚早,应当也没人会到御花园来。
原先走在墨珣前头的内监转而跟在墨珣身后了,墨珣虽然心中困惑不解,却仍是在御花园走了一圈。因为不知宣和帝的用意,墨珣稍稍记了一下此时御花园之中较有特色的部分。
似乎每个皇帝让人进宫都要先在御花园上看一看。虽然墨珣经过的朝代有些都城不同,但这个皇宫他却似曾相识。
御花园与一个金銮殿差不多大,其中亭台奇石均不重复,佳木葱茏,绿意盎然。甬路上以各种彩色的卵石铺地,组成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图案。
等这一圈绕完,墨珣听见了敲锣声儿。内监似乎也听见了,这才低声唤了墨珣,“墨少爷随我到摛藻堂稍作歇息,圣上已经退朝了。”
墨珣点头,跟在内监身后往摛藻堂去。
退朝之后宣和帝应当坐上了御撵,往内廷来了。朝臣退出太和门,按各自的衙门办事处从左右门退出。
“五翁主,翁主您慢些!”
墨珣随着内监往摛藻堂走,却隔了老远就听见有人大声叫喊着。墨珣稍稍注意了一下,想着若是不慎遇上是否要避开。毕竟,能在皇室后花园里这么闹腾的也只有皇室中人了。
“慢什么慢,赶不及上课了,先生又要罚我!”清脆的嗓音响起,墨珣听这声音也能料到此人年纪不大。
“这要让皇贵君瞧见了,又要罚您了!”在后宫这么撒丫子跑,别说是奴才了,就是翁主都得挨罚的。不过皇贵君只会罚翁主抄书,但翁主身边的奴才就少不了一通打了。
“你别这么大声嚷嚷!到时候皇贵君让你喊来了,我就唯你……”是问!
五翁主回头吓唬自个儿身边跟着的小太监,话还没说完,却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脚下一绊,往旁边跌了过去。“啊!”
“翁主小心!”
墨珣听着声响越来越近,却只能顺着内监的指引,从一个假山后头绕了过去。才刚转过弯来,便看到先头大喊大叫的人正好巧不巧地正歪向自己这边。墨珣眼睛一眨,想着自己若是躲开对方会如何——应该是磕到假山上头,运气不好就磕破头,运气好就划破脸……
“五翁主!”适才给墨珣领路的内监也没想到一转过弯来就撞见五翁主,而五翁主这个姿势怎么看都不对劲。
墨珣并不是很想动,刚才他听得分明,眼前的人被称为“五翁主”,那就是比起平民百姓来说更加授受不亲的意思了。墨珣还没动作,领路的内监已经飞快地扑了上去要将五翁主护住了。
墨珣估算了一下内监的动作,边摇头边在瞬息之间移动两步,用背挡在了五翁主身前。
五翁主听到小太监大喊时已经料到情况不好了,他吓得把眼睛一闭,僵直着一动不动不敢动弹了。他刚才脚下一崴回过头就瞧着自己似是要撞上假山了。这假山为了逼真,是从宫外运进来的石头由工匠雕刻出各种奇形怪状的样子,棱角分明,这一磕上去不死也得去半条命了。
“唔。”墨珣闷哼一声,只觉得这五翁主看着小小的,没想到砸过来还挺沉。
五翁主闭紧眼、抿着嘴好半天只磕到一个并不很疼的东西,忙睁开眼看了看,这才发现自己正贴在别人背后。他揉着鼻子退后了两步,墨珣才得以转过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