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

“翁主没事吧?!”小太监快吓死了,万一翁主出了事,那他就得以死谢罪了。他忙上前将五翁主打量了一番,见翁主确实没什么异样,这便松了口气。等他反应过来去瞧救了翁主的人后,立刻“噗通”一声跪在了这彩石铺成的路上。

墨珣一听那声响,当即感觉到自己膝盖猛地一疼。

给墨珣领路的大太监适才方向不对,还将墨珣也撞退了一步,这才使得五翁主与墨珣觉得是“砸”过来。墨珣看了一眼大太监的脸色,沉得要发黑了。

“齐公公。”小太监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

五翁主被吓得有些晃神,此时已缓过劲来了,立刻站到齐公公跟前,挡住了齐公公看小太监的视线。

“五翁主。”齐公公回过神来,这才对着五翁主拜了拜。

结合越国公曾对自己提过的,这个五翁主应当是宣和帝最小的翁主了,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后妃所生。

五翁主摆摆手,“免礼。”他看了看齐公公,又看了看墨珣。他从墨珣的衣着纹路上能判断出墨珣并不是宗室,但又穿的不是内监服,不免有些好奇。“你们这是去哪?”

“奴才奉皇上的命令带墨公子往摛藻堂去。”齐公公被五翁主这么一问,也不再纠缠。这小太监是五翁主那边的人,就算只是个小太监,他也不能够当着五翁主的面罚。

“墨公子?”五翁主又转而去打量墨珣,“打哪来的?”

齐公公如实回话道:“墨公子为越国公的干孙儿。”

五翁主“哦”了一声,刚要再问,那跪在地上的小太监便小声提醒道:“翁主,先生那边恐怕要等急了。”

“糟了!”五翁主猛地想起自己还要去上课,忙冲跪在地上的小太监喊了句,“阿多快跟上。”话音一落,也不在管什么越国公的孙子了,这就提起下摆迈开腿又要跑。

“翁主慢些!”小太监赶紧从地上爬起来。

翁主哪顾得上慢,再不跑就来不及了。“嘶!”

“翁主怎么了?”齐公公一听这喊声,也吓了一跳,急忙紧着两步上去扶住他。

“我脚崴了。”五翁主皱着一张脸,就着齐公公的搀扶,坐到了甬路旁布置的石凳上。

“小多子快去请御医!”齐公公让跟在五翁主身边的小太监去请御医来看,自己则守在五翁主身边。虽然身处后宫之中,但也没有丢下主子一个人的道理。这么说完,齐公公一抬头看到墨珣,又觉得不妥。墨珣该怎么办?总不能让他陪自己在这里守着,让皇上等吧?这么想着,齐公公又对小太监补了一句,“路上若是见着其他公公,尽可叫来。”

小太监赶忙称“是”,这就要去喊人。

“阿多!”五翁主喊了一声,见小太监停住之后,便张口对齐公公说:“齐公公还是赶紧带墨公子去摛藻堂吧,免得让父皇等了。”

“可是……翁主您……”齐公公并不赞同。

墨珣也不吭声,只打量着五翁主的反应。除却一开始皱着脸之外,被扶着坐下时明明就是松了口气,而且眼里满是狡黠,看起来仿佛是因为迟到了所以干脆破罐子破摔。拉着齐公公与自己作证,证明他脚崴了。

五翁主忙摆手,想让齐公公带着墨珣赶紧走,“我不碍事,在这儿坐会儿就好,父皇要紧。”

墨珣耳朵动了动,似乎有好些人过来了。

“朕怎么要紧了?”

齐公公反应快得很,就算没见着人,但敢自称“朕”的,除了宣和帝也没别人了。他循着声源,头都没抬直接就跪在了地上,“奴才拜见皇上。”

墨珣愣了一下,而跟在宣和帝身后的越国公忙伸手比划了一下,墨珣这才跟着跪下了。“草民拜见皇上。”

五翁主一见宣和帝,也不再喊疼了,立刻从石凳上起身,跪到了地上,“儿臣拜见父皇。”

“都起来吧。”

墨珣能看到眼前宣和帝龙袍的长袖微微动了一下,而后宣和帝的声音便传了过来。他从地上起来之后没再乱动,只站直了身子等着宣和帝说话。墨珣感觉到宣和帝的视线在自己身上打量了一番,这才转而笑着对五翁主说:“怎么这个时辰还在御花园里?”

五翁主赧然地凑上去,“启禀父皇,儿臣适才险些摔了。”

“噢?摔哪了?”宣和帝笑容未退,语气中夹杂的笑意不减,“怎么不唤太医过来检查检查?”

“呃……也不是特别严重,脚下踩歪,崴了一下。”

宣和帝“嗯”了一声,思索片刻,“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不如就允你三个月不用上早课,如何?”

五翁主刚要说“好”,却一抬头见宣和帝满脸促狭,立刻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来。

“行了。”宣和帝广袖一挥,“别在这儿瞎晃悠,上你的课去。”

五翁主得了宣和帝的话,也不再装脚疼了,忙一个“儿臣告退”,便招了小太监一溜烟跑没影了。

直到看不见人了,宣和帝这才回过头对越国公说:“朕这个绍瑾真是,皮得很。”

“五翁主孩子心性,天真烂漫。”越国公接了句嘴。宣和帝虽然嘴上说五翁主皮得很,其实还不是宣和帝给惯出来的。

“你这孙儿看起来倒是沉稳得很。”宣和帝将话头转到墨珣身上,不等越国公回话便迈开步子往摛藻堂去了。

墨珣一直低着头,等到宣和帝走过去之后,他才跟到了越国公身后。

进了摛藻堂之后,宣和帝二话不说,直接让人上棋盘。墨珣瞟了越国公一眼,见他也微微蹙起了眉头。

“都坐。”宣和帝见他俩都还站着,这就随手指了指座儿,“墨珣同朕来一局。”

墨珣“是”了一声,坐到了宣和帝的对面。

“朕听师爱卿提过,你棋艺不错。朕酷爱下棋,但在宫中却难逢敌手。”

待内监将棋盘棋笥放好之后,宣和帝才将袖子微微拢了起来,“你先。”

不知道是不是墨珣理解错了,宣和帝的意思似乎是让他不要留手?

宣和帝边与墨珣对弈,边同越国公闲聊。先是聊了五翁主,然后话题便转到大皇子锦硕王的身上。宣和帝的八个儿子,只有大皇子是封了王、出了宫的,余下的七位皇子至今尚住在宫中。“说起来朕的几位皇儿也到了该封王的年纪了。”

墨珣听见了,却没有任何表示,注意力仿佛完全放在棋盘之上。按墨珣对王朝的了解,皇子若是封了王、出了宫那就是皇帝变相地在宣告这个儿子不具备成为储君的资格了。但听越国公的意思,封王还是能当太子。

“是的,皇上所言极是。”越国公随声附和。

“安排点事给他们做吧,也省得天天与朝臣一道吵得朕头疼。”宣和帝落子时用了点力,棋子与棋盘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此间安静,是以这声儿显得异常明显。

越国公赶紧从椅子上起身,跪到了地上。

宣和帝的意思是皇子联合朝臣,在向他施压,让他早日定立储君。

墨珣本就不爱跪,干脆来了个后知后觉。还没等墨珣慢腾腾地起身,宣和帝便已经开口对越国公说:“坐好了,别吓着孩子。”

这下墨珣又坐了个严实。

“朝中似乎也没什么位置,不如就派到各个州府去吧。”宣和帝说这话的时候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也不等越国公认同或是反对,这就又念叨了一句,“御史丞去了那么久也没查出什么,是该回来了。”

墨珣听了,心中腹诽:自然查不出什么。一开始说好的是雷劈引起的火灾,折子都上了,那就算是宣和帝亲自到建州去查,也只能查出这么个结果。这时候最好的就是抱团,抱紧了。若是要推一个人出来顶罪,那就证明这一整批的官员全都有问题。

宣和帝絮絮叨叨了好半天,原先还拈着棋子,忽然捻了起来。“朕……不,你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