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第 128 章

墨珣有些担心越国公对所谓的“长生不老药”有兴趣。毕竟越国公知道先帝曾服用过长生不老药,甚至连丹方都已经见过了……

“祖父该不会是……”也想吃吧?

赵泽林闻言,看了越国公一眼,之后才对墨珣摇了摇头,“你祖父不会想吃的。毕竟……当初先帝或许就是死于这长生不老药。”

先不说这个墨珣是从徽泽大陆来的,就算是在这方世界土生土长的那个墨珣也不可能知道先帝究竟是怎么死的。石里乡离怀阳本来就远,再加上历史是活人写给活人看的,那么当权者想让百姓看到怎样的结果,历史就会怎样来书写。

先帝的事,越国公原先是不想这么早跟墨珣说的。墨珣现在年纪还小,又没有官身,知道这些也没有丝毫的益处。像那些个平民百姓,不也一概不知情,亦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但现在赵泽林说出来之后,越国公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

“先帝去世的时候连储君都没有立,所以最后所有的皇子都在争夺帝位。因为先帝一直没有立储,所以几位皇子便早早开始为自己谋划开始谋划。这也导致了当今圣上的好多兄弟全都死于这场争夺,而现在朝臣们才会一直嚷嚷着要让当今圣上快些定立储君,以免再造成惨剧。”赵泽林继续对墨珣说。

墨珣闻言,立刻点点头。

先帝既然已经开始服用长生不老药,那便是认定了自己不会死,自己的统治能够千秋万世,立什么储君呢?岂不是变相咒自己会死?

不过这也只是墨珣个人的想法罢了。

先帝或许只是还在考察几个皇子的能力,只是考察结果还没出来,体内的毒素就已经抑制不住了。

其实赵泽林一提起先帝,墨珣便觉得先帝的死十有八.九就是跟服用丹药有关:凡间的古法炼丹,本来就是将一堆材料全都加在一起,有些东西或许本身并无毒性,但是若是两两相加,就有可能产生剧毒。而银针呢,也并不能用来鉴别所有的毒物,否则哪还会有那么多人会被毒死?

不过现在先帝死都死了,再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

“看来皇上是要走先帝的老路了。”越国公忽然开口说道。

墨珣只安静在听越国公说话,反正现在什么证据都没有,也没人知道宣和帝吃的到底是什么东西。再加上就算此时越国公去劝说宣和帝,宣和帝也不会念越国公一声“好”,只会觉得越国公阻碍了自己飞升的道路。

人一旦要一股脑儿地钻进死胡同里,那可就无论如何都出不来了。

赵泽林伸手去拍了拍,越国公的胳膊,“你可别为了这事上谏书。”他有些害怕越国公一时想不通。宣和帝此时服用丹药,所有的朝臣之中尚未有人提出异议,指不定其他人早就已经知道了,就是为了等越国公这一只出头鸟。

越国公与其他朝臣不一样,其他朝臣大多已经挑选好了自己认为的最有可能继位的皇子人选,并为了让他能够成为储君而出谋划策,但越国公却由始至终并未参与。

朝臣们现在虽然还是以宣和帝为重,但在立储这件事上大家的意见都十分统一——要立,而且必须要趁早立。

宣和帝当初荣登大宝也是经过了一番流血事件的,现在所有留在京里的臣子,要么是当年支持宣和帝的;要么是那时候临阵倒戈的;亦或者是像越国公这样只要王朝不易姓,也无所谓哪个皇子当皇帝的。

若是当年先帝早早便定立的储君,那一系列的流血事件就可以获得很大程度上的避免了。现在立储,也是为了日后不再出现像当年一样的情况。不是说跟对了下一任皇帝就不会死,叛军杀起人来,哪管你是谁。

“不会。”越国公知道赵泽林在担心什么,他其实有动过上谏的念头,只不过后来又转念一想,宣和帝同自己的感情并不深厚,自己若是这么平白无故就上谏,想必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赵泽林细细打量了越国公一番,见他似乎所言非虚,便放下心来,点了点头。而后,他才开始嘱咐墨珣,“这些话你听听就算了,烂在肚子里。若是到了外头去,可千万不要乱说。”

“孙儿谨记。”墨珣自认为嘴还算是挺严实的,而他看赵泽林的表情也很说严肃便用十分郑重的口吻答话。

越国公此时头紧锁,还在思考着什么。赵泽林见状,便出言问道:“你难道在打那丹方的主意吗?”

赵泽林果然是了解越国公的,他确实心里有这种想法。碍于赵泽林的逼视,越国公不得不点点头。

“你最好不要轻举妄动,说不准现在朝廷里有好多人都在盯着这个丹方。”总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没有发现,只有越国公他们一家知道了吧?要不是这次越国公去鬼市是因为墨珣好奇,赵泽林真的会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在算计越国公。

想到这里,赵泽林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墨珣是怎么知道有鬼市这个地方的?

“你是怎么忽然间想要去鬼市的?”

赵泽林忽然对着墨珣发问,墨珣看了看越国公,想来应当是越国公没有跟赵哲林说。他眨眨眼便对赵哲林解释道:“是我二哥,素华。也就是中秋节那会儿,皇上邀请朝臣们到行宫去共度中秋,而那时候我也与爹爹一同去二舅家里过节。用过晚饭之后,二舅便让二哥带着我和素安到外面去玩。本来中秋节那天,二哥说是有同窗要带他到鬼市去,而二哥正好与我一同在外,便想将我也领去。但是有素安在,带他不安全,最后就作罢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素华的同窗先知道了这个鬼市,然后要带素华去,而素华便想将你也带去?”

“是这样没错。”墨珣点头。

赵泽林眼睛一眯,只觉得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伦素华到怀阳城才多久?

如果没记错的话,伦沄岳那一家子应该是七月份才到的怀阳,而等到越国公他们从围场回来已经是七月的下旬了,直到越国公回到了怀阳这才让伦素华进的私学。中秋节是八月十五,在这尚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伦素华就已经在私学里交到那种连鬼市都要带着他去的朋友了?

如果说是因为伦素华的那个同窗想要显摆自己是怀阳人,便要带着伦素华这种外乡人到鬼市里走上一遭那也不至于这么快吧?

赵泽林是不太了解汉子们所谓的友情,但若是按照他的逻辑思维来说,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里要同一个人交好,并且私下里还约着一同去一个自身本就不了解的地方,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能说伦素华的性格未免也太……外向了点儿。

墨珣最后也没能跟着伦素华到鬼市,反而是让越国公带去的,这怎么想都不可能与伦素华有关才是,但赵泽林现在看到眼前自家的这两个汉子,不知怎么就觉得是有人故意引导着他们去的。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了之后,任何蛛丝马迹都会被赵泽林放大了、摊开、慢慢地捋上一遍。但是伦素华是墨珣的表哥,赵泽林并不想在墨珣面前说伦素华的不是。

伦素华是赵泽林在当时进建州城的船上,与认识墨珣时一同认识的,赵泽林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晕船。等到下了船之后,伦素华同墨珣一起住进了在建州的越国公府,而那时候赵泽林就知道伦素华是那种心里想到什么,嘴上就说什么的人。再后来就是伦素华与人在茶馆起争执的事了……那一次,伦素华便把谢建阳“引”进了越国公府。之后就是谢建阳为了国公爷起复一事,向越国公暗示越国公欠了钱相的人情……

赵泽林把认识伦素华之后,他所知道的,伦素华发生的所有的事都一一列举了出来。他原先并没有把这些事情往伦素华身上想,但此时经过这么一番的抽丝剥茧,竟意外察觉这中间似乎都有伦素华的事?

是不是因为伦素华的性格一直如此,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有心人利用?

“爷爷,是想到什么事了吗?”墨珣见赵泽林神情晦暗不明,便知道他又想到了什么事情。

赵泽林这才抬眼看了墨珣一眼,“没事。”

墨珣明显是不信,但赵泽林若是不说,他当然也没有办法。

“好了,大过年的就不要再说这些事了。”赵泽林看到了墨珣的眼神,也知道墨珣心中有疑问,这便将话题岔开了。“过几日便是上元节了,今年你可还要去猜那‘祥元花灯’?”

墨珣没想到赵泽林一下子把话题岔开这么远,愣了愣之后便开口笑道:“若是爷爷想让我猜,那我就去猜。”

赵泽林被墨珣的话逗笑了,“要是猜不中呢?”

“猜不中我就买一个回来。”

“‘祥元花灯’可是从来不外售的。”

“那我也没说要买‘祥元花灯’啊。”

……

.

年前,宣和帝已经将御史丞从建州召了回来,而御史丞从建州带回的消息也表明了,建州贡院的火灾确为天灾。宣和帝看完了御史丞的奏章与描述之后,御史丞又分析了自己在建州所取得的供词和证据。最后,宣和帝也不得不承认,确是天灾,将所有官员都官复原职。但毕竟救火不力致使贡院被毁,仍是罚俸一年。

原先被革职之后,那些官员就已经没有再领取俸禄,此时又多加罚一年,纷纷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