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第 313 章

墨珣在听到宣和帝反问年太尉的时候就已经有这种感知了。纵使宣和帝有心要开战,但昨天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昨日,宣和帝和太皇贵君两人空口白牙把钱正新的死赖到雅砻的“圣药”上,也就是这次来的这个雅砻使臣嘴笨、脑子糊涂罢了,要换成涂察克来,怕是不会闹得像昨天那样了。

“怎么也得等等五翁主……吧。”墨珣只是挑了个头就不再往下说了,毕竟越国公也是知情人,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显,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越国公听完了墨珣的话之后,眼睛都不眨一下。

待细细琢磨,也是回过了味,“难道……五……”越国公伸出手,微微地比划了个动作。

墨珣自然是看明白了,这就在越国公的瞪视下点了头。

越国公初时听闻,还有些懵,但见墨珣点了头之后,他心里已经明白了。

如果,现在身在雅砻的那个五翁主不是赝品的话,越国公恐怕还要反驳一下墨珣的话。但正是因为他知道,所以墨珣说这话的时候他才不会怀疑。

之前,墨珣刚从雅砻回来,把五翁主失踪的事一说,他俩一合计,才对宣和帝的冷情冷性有了一定的认识。

五翁主是他自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说杀就杀了。那身在雅砻的赝品又算是个什么东西?

既然占了翁主的名,那就得履行翁主的义务。

想明白了之后,越国公非但没有放松,反而眉头皱得更紧了。“打仗这样的大事,难道就不用先跟朝臣们商议吗?”

墨珣刚要张口,就见到赵泽林走了进来。

“我说一大早的,怎么就没影了。”赵泽林径直便走了进来,也没管越国公和墨珣刚才在说什么,这就坐下了。

“爷爷。”墨珣忙起身向赵泽林问安。

越国公还等着墨珣说话呢,立刻小声催了一句。反正他与夫郎之间想来是眉宇什么秘密的,就算墨珣这会儿说了,让赵泽林听见了,那也没什么。

墨珣本来是还想再跟赵泽林闲聊两句的,否则看起来就像是他与越国公两人将赵泽林忽视了一般。虽然墨珣心里明白赵泽林并不会计较这些,但别人不计较,却并不代表你不应该注意。

只是越国公催得紧,倒让墨珣有些无奈,只得对着赵泽林略显歉意地点了点头,才又继续同越国公说起刚才的事来。

赵泽林也对着墨珣颔首,示意墨珣说自己的,不用顾虑自己。

“昨天那种情况,如果皇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承认了他想要对雅砻用兵,恐怕马上就会招致朝臣们的反对。”

就算宣和帝头疼得厉害又如何?发起狠来就要杀人又如何?动兵本就不是小事,不说别的,就是年太尉、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这些几位不得先站出来反对?

只要愿意有人打头阵,还怕后头没有别的大战会反对?

墨珣眼下认真地想了想,还真是想不出有谁会支持宣和帝的决定了。

虽说打仗的是将士,他们这些人远在京城,就算士兵、将领们打了败仗,也碍不着他们这些京官什么事。但是,万一呢?

墨珣曾见过大周练兵,之前也到过雅砻,见识过雅砻的练兵,知道两军的差异在哪里。

从墨珣初次去上林苑时,便已经发现了,宣和帝对骑兵十分重视,想来是早就已经决定要跟雅砻打这一仗了。

“就算不是昨日,那日后提出来也是会招致满朝文武的反对的。”越国公原是武将,从战场退下来的,他当年就是满腔的抱负无处施展,但自从退下来了之后,大周几乎就没有再打过什么大的战役了。就这种情况,要让他们相信大周的军队能够与雅砻的军队作战?不说别的,就是自己的士气恐怕的鼓舞不起来。

当年大周雄师百万,尚且要与雅砻和谈,更何况是眼下的大周?

虽说比起那时候来说,百姓是更为富足,四海升平,一派繁荣鼎盛,但军队行不行,谁敢保证啊!认真说起来,越国公也是心虚。他转成文官已经很久了,而文官、武将之间本就像是有着一层天然的隔阂,再加上越国公一心做个孤臣,自然也不好打听这些事。哪怕他年年都随着皇上围猎、阅兵,却也实在是不知道那些兵将究竟能不能成事。

毕竟不是自己亲手带出来的,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哪里能作数啊!不过,就阅兵的那个阵仗,瞧着确实是像模像样,只盼着不是银样蜡枪头才好。

墨珣摇头,对越国公的话并不赞同。“祖父不妨想想五翁主。”

这就得看五翁主是怎么死的了。

若是生了病,病死的,那大周发兵就是师出无名;可要是被虐杀而死,那大周为五翁主讨回一个公道就是名正言顺的了。

越国公刚要反驳,却怎么都发不出声。

因为他心中已经相信了墨珣的说法,此时无论再怎么说出反驳的话,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依着宣和帝的品性,亲生儿子都能当成假的杀死,更别提本来就是假的的那个了……恐怕是得怎么能激起民愤怎么来了。

要怎么操作,宣和帝应是早就已经拟定好了章程。

越国公此时想了想,不禁有些寒心。若是真的五翁主并没有成功逃离,而是就嫁到了雅砻,那么现在要被虐杀的恐怕就是宣和帝的亲儿子了。

宣和帝对亲子尚且这般残忍,就更别提待别人了。

越国公原先对墨珣说宣和帝以活人炼丹的事还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毕竟连墨珣尚且没有亲眼所见,要越国公就此相信也有些难。更何况,越国公还没法进宫求证……但眼下,却是不得不信了。

“那……”越国公刚想问上一句“怎么办”,话到嘴边,却是忽然意识到,自己竟是不知从何时起,事事需与墨珣商议、听取墨珣的意见了。

一开始,他只是想将朝堂的事说与墨珣听,好让墨珣能了解一下朝廷之中的事。毕竟他年事已高,恐不久便要致仕。

而别的官宦人家,就算祖父退了,那也有父亲在前面顶着,要不还有叔叔、伯伯、舅舅,或者其他的同僚帮衬着,但墨珣……虽说伦沄岳也在朝为官,但没点人脉恐怕日后也就只能到这个地步了。

说到底,越国公还是不放心墨珣的。

现在看来,墨珣竟是逐渐长成了越国公府里的顶梁柱了。

如此甚好,越国公甚是欣慰。

墨珣将越国公的言外之意听了出来,抿嘴一笑,而后才开口道:“既是皇上早早便已谋划好的事,朝臣们的反对怕是没什么用的。”

宣和帝苦心布局多年,如果不让他打一仗,他又怎么会愿意善罢甘休呢?

“难道皇上已经私底下指定好了用兵计划?”

越国公心知墨珣说的是实情,宣和帝这个人就是这样的。

之前,宣和帝准备做出一些决策,在朝堂上提出来,让朝臣们各自抒发见解。若是朝臣们支持倒也罢了,可要是反对声大于支持声,宣和帝权衡了之后,虽是顺着朝臣们的话应下了,却转而又会提出另一个安排……

现在就更直接了,不管朝臣们反对与否,他都是直接下令了。朝臣们本来就不能替代宣和帝做决策,他们能做的不顾是提出建议罢了。否则历朝历代以来,如果朝臣们能够替皇帝做决定的话,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昏君亡国了。

墨珣眨眨眼,觉得越国公的说法不无道理。

越国公看着愁得就要伸手去揪头发了,赵泽林才一把按住了他的手,“你愁什么?饭都不好好吃了。”

越国公一愁就烦,一烦就有些口不择言,这也是老毛病了。他本来张口就要应赵泽林一句“你一个哥儿,懂什么”,但侧过头,看到赵泽林的脸之后,忽然就噤声了。嘴上嗫嚅着,半晌都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赵泽林与越国公成亲多年,两人年轻的时候都是暗地里互相较劲的性子,他一看越国公梗着脖子看向自己,就知道他要说点什么了。两人也就是年纪大了,这才懂得彼此退让罢了。世间哪有那么多神仙眷侣,还不是磕磕绊绊就这么过来。

是以,赵泽林也不戳破,只让小厮重新上一锅热粥来。眼前的这些早都凉透了,也不知道越国公和墨珣两人怎么就在饭桌前头干坐着。

平日里不是边吃边聊吗?怎么今天就不知道吃了?

赵泽林当即瞥了越国公一眼,让越国公看看自己跟前的碗,再看看墨珣的。

越国公这才意识到,他刚才跟墨珣说要一起吃饭,其实两个人就是坐在饭桌边纯聊天罢了,根本没人吃饭了。

越国公被赵泽林这么一看,立刻尴尬起来,但碍于身份,也就是在小厮换了热粥上来的时候才招呼墨珣赶紧吃,还给墨珣夹了两次配菜。

墨珣端着碗去接,又连声道谢,把赵泽林看得眉尾一跳,当下便发话让越国公自己吃自己的,墨珣有手有脚,用不着别人夹菜。

越国公原也就是想委婉地表示一下自己的歉意,却在听了赵泽林的话之后“鸣金收兵”。

墨珣见状,暗自笑了笑。

祖父与爷爷两人,果然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了。

“万一皇上要是真……大周跟雅砻打起来可怎么好!”越国公刚吃了两口,便又端着碗愁道。

“打起来就打起来了,大周难道还怕了雅砻不成?!”赵泽林大气地说着,“雅砻老王死的时候不是也内|战了吗?诨右图上台不还是靠了大周的支持?我想,皇上大概是瞅着雅砻的情况不好了,所以才想着要动兵。也不是什么脑子一热,应当是早早就已经想好了的。”

对于赵泽林的话,墨珣也觉得不错,“我的想法与爷爷一致。皇上必定是已经有了万全的把握,祖父还是别担心了。”

“什么万全的把握就不能跟臣子们通个气吗?!”越国公只当夫郎和孙子是在安慰自己,立刻将碗放到桌上,要跟两人好生说道说道。

赵泽林一看就知道越国公这是倔脾气上来了,立马“啧”了一声,“吃饭!吃完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