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应当是不可能的。
而且,诡谷出的厉害人物也未免太多了点。
一个封闭的地方,是怎么培养出那些手段足以翻云覆雨的人物的?
诡谷之中,一定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
总有一天,她会去诡谷一探究竟。
第二份情报,是关于晏澈的最新动向。
情报上说,晏澈最近一计逼得大魏安乐王魏熹自杀。
因为那个梦,她关注晏澈有一段时间了。
梦中,晏澈未来将是大夏的摄政王。
最后,似乎还灭了大胤。
这样的人物,谢锦宁当然不会忽视。
每一次看晏澈的情报,谢锦宁都会感叹于这个人的多智近妖。
“陌上人如玉,公子计无双。真想见识一下啊。”
谢锦宁看了一下沙漏,巳时。
这段时间她给谢湛请了位老夫子,不知道教学效果怎么样。
谢锦宁决定去看一看。
事实证明,在谢湛这里,谢锦宁曾经的顾虑,完全是多虑。
谢湛根本不用任何人教,他注定是会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
谢湛身上有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秘密和异常之处。
不同寻常的自愈能力和身体素质。
快若闪电的速度。
超脱地球引力的弹跳能力。
阿虎他们最多是把体能开发到了极限,而谢湛,则是超越极限,甚至没有极限。
还有他怀中抱着的那块墨疙瘩,谢锦宁觉得简直日了狗了。
那居然是可以随着谢湛的心意变换形态的液态金属。
谢湛还把他的液态金属,分了一部分谢锦宁,变幻成一柄射程超级不科学的小金弩。
但是谢锦宁无法像谢湛一样,将那小金弩变形。
那小金弩不仅射程比较梦幻,柔韧性还非常好,平时谢锦宁就将它伪装成两支钗环,戴在头上。
从前,她以为谢湛长大了这么厉害,是遇到了一个厉害的师父。
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谢湛说他脑海里,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些修炼的功法。
那些功法就像烙印在他脑海里一样。
其中有一篇叫炼体术,谢湛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某天,身上居然真真切切排出一层乌黑的物质。
可把谢锦宁吓坏了。
结果,谢湛说,脑海里烙印的功法告诉他,这叫“洗筋伐髓”,是炼体术初成的征兆。
谢锦宁:“……”变成了蚊香眼。
每次和谢湛独处,谢锦宁都觉得这不是一个架空的世界,而是一个玄幻的世界。
但明明除了谢湛之外,其他人都挺科学的。
不过谢湛虽然武力值爆表,但在人情世故,和生活常识方面,却超级迷糊。
尤其,这货是个惨绝人寰的路痴。
半年前,谢锦宁外出办事,不带他。
结果他偷偷跟上去,迷路了,最后居然被黑心人贩子拐带出几千里,卖进了小倌院。
还好他一身硬功夫,在意识到不对劲之后,硬打出了小倌院。
那小倌院被他掀得人仰马翻,吓得关门一个月,最后,又在定南王府的打压下彻底关了门。
找不到回家的路,无助的小伙只好在一座不知名的山上呆了一个月,渴了喝溪水,饿了摘山间野果,吃山上打来的野味。
而这一个月里,定南王府和南方镇守府的寻人启事贴遍了七国。
重金悬赏,派出无数人马,最后终于在那座不知名的山上找到了迷路的谢湛。
而迷糊的谢湛在见到寻来的谢锦宁的那一刻,激动得“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扑到谢锦宁怀里就嚷:“阿宁,我好想念家里的饭菜,这里的山鸡野兔,真不是人吃的……”
顺便说一句,这货还是个吃货。
……
众人绝倒。
谢锦宁哭笑不得。
从此以后,谢锦宁每次出门前都会与他沟通一番,如果能说服他不跟着则好,说服不了,只能带上他。
所以经常谢锦宁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
同时,谢锦宁经过严肃的反思,采取了措施——给谢湛找了位老夫子,以期教会谢湛简单的人情世故和生活常识。
找不到路,不会学着问路吗?
居然就这么在一座山上茹毛饮血一个月……真是够够的了。
却不知这些时日谢湛学得怎么样了?※※※
晚春的天气如同二八少女的心绪,阴柔多变。春寒料峭的季节里,人的心绪也变得细腻善感起来。
谢锦宁走在通向墨阁的石径上,两米宽的石径由青石板铺就,上面沁着薄薄的一层青苔,石径两旁是幽深的竹林,青翠的竹林一眼望不到尽头,林子的地面铺着厚厚的一层枯竹叶,踏上去飒飒作响。
二十年前,定南王建南方镇守府于这南疆边境,震慑一方。
南方镇守府占地极广,面积不亚于一座中等大小的城池。
从南方镇守府建成开始,定南王就着手设计大胤的未来。
一个国家的兴盛和发达,离不开人才、科技、政治和经济。
南方镇守府的天机阁,这些年在定南王和谢锦宁的努力下,广罗天下奇才,各行各业,各门各类,数不胜数。
这些人才在南方镇守府得到了充分的尊敬,他们能充分地一展所长,为大胤创造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南方镇守府完善的体制下迅速地传播开来,给大胤的子民带来无尽的方便和好处,极大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南方镇守府的麒麟书院,这七年在谢锦宁的主持下,更是有声有色。
年复一年地替大胤孕育着最杰出的年轻才俊,长期为朝廷,军队,各行各业输送大批骨干人才。
南方镇守府的涵元阁,名下的店铺遍布天下,渗透了大胤的丝绸,茶叶,粮食,盐,铜铁矿,兵器制造,航海贸易等行业。
每逢大灾大旱年,南方镇守府名下的粮铺便开仓放粮施粥,赈灾救人,并降低米价,维持各地民生和平衡。
两年前南梁的联合商会想趁大旱抬高米价,以期大赚一笔,结果被南方镇守府名下的涵元阁抽丝剥茧,最后血本无归,商会首脑气得差点没吐血。
每逢丰收年,南方镇守府便广集屯粮,以备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