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见浚问:“你是从哪里听到的这些故事?”
“听听街头巷尾的闲谈,这样的故事多得数不胜数。”张惟昭答道。
“这样吧,”陈见浚思索着说:“过几日我会和户部商议,责令地方官员协同士绅,每方圆百里之内,建一个育婴堂,若有贫苦人家无力养活孩儿,就可以送去育婴堂,想来可以使不少孩子免去溺杀、抛弃之苦。”
张惟昭眼睛闪亮,向陈见浚真诚道谢:“陛下仁心仁政,必能感动神明,令天下人敬服!”说着深深施礼。
陈见浚多天以来都是和张惟昭呛声不断,今天两个人居然说得这么投契,不由很是怡然自得,笑纳了张惟昭的称颂。
“但是,陛下,”张惟昭又接着说:“只靠慈善救济,依然治标不治本。”
“怎么说?”
“这些女孩子,长大了要往何处去?若是能允许她们自立为女户,且能教给她们一技之长,靠劳作养活自己,就能给了她们好大的生机。”
“自古以来,都是男子为一家之长,一门一户,都有男子的支撑。孤零零的一个女子,如何自成一户?育婴堂的女婴长大之后,令地方官员和士绅好好择人给她们婚配就是。”陈见浚并不理解。
听陈见浚如此说,张惟昭还想再与他辩说,这时,却听到有小宦官在门外禀报道:“启禀陛下,太子求见。”
陈祐琮来和陈见浚汇报甘州的军情。前几日蒙古小王子侵犯边境,他所带人马并不多,所以大炎朝廷上下起初并没有特别当回事。但是这支蒙古骑兵却十分骁勇,连着洗劫了好几个镇子,又直逼甘州城下,现在正与甘州守军相持不下。筹措的粮草和援军还没有到,但甘州城内已经快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陈祐琮想向陈见浚提议,从临近的凉州调兵疾驰甘州援助,再由后续的援军兵分两路,同时驰援甘州和凉州。
方才和张惟昭说话的时候,陈见浚一时皱眉,一时微笑,脸上的表情十分生动。这会儿听见太子来了,却很快把这些情绪都收敛了。
他对张惟昭说:“你先下去休息。”
张惟昭施了一礼,退了出去。走到门廊上,看到太子正走到离这里七八步远的地方。张惟昭遥遥冲太子竖掌行礼,太子沉默地拱手致意,然后就各自走开了。
比较让陈祐琮郁闷的是,当他说明来意,陈见浚并不同意他的建议,认为调离凉州守军,会让其他蒙古部族趁虚而入,使大炎多处受敌。他坚持认为应该由甘州守军严防死守,一直等到援军到来。
陈祐琮说服不了陈见浚,只得保持沉默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