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各种条件!

变明 白马赵子龙 2221 字 8个月前

甚至他可以预见到,只要他批准了,接下来那些文官的攻击会铺天盖地而来!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是如果那些收税的,整天和泥腿子打交道的小吏都能当官,乃至是五六品大官的话,那他们还要这样悬梁刺股,苦读四书五经干什么呢?这不是斯文扫地么!大家都去当小吏去好了!

换而言之,官职乃国之重器,不可轻授!(这只是他们文人的特权,区区小吏想当官,想也别想)

不过崇祯也理解杨山芦的立场,看他接下来

一直一言不发,知道不答应的话这件事就谈不成——换成他也不干啊!

于是崇祯反复思量,最后沉吟许久后,这才说道:“你说的那种少年吏员,就是朕今天看到的张贴告示的那种吏员吗?”

“没错——”杨山芦就是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那个少年吏员给崇祯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能够做到这样廉洁奉公,非常难得!甚至不说现在了,就算是在大明开国初期(一般在开国初期,吏治是最清明的),都是难以做到的。

(朱元璋那会还制定了种种酷刑呢,一有贪污的就剥皮楦草,一样无法阻挡汹涌的贪污潮!至于所谓的剥皮楦草,是酷刑的一种,犯事的官员,会被侩子手把人皮完整剥下来,做成袋状,然后在里面填充稻草后悬挂示众)可是现在呢?

所以崇祯考虑良久后,最后就有了决定,他最后就是说道:“既然这样,朕可以答应你!不过爱卿你也要理解朕的难处,优秀的吏员最高能做到五品官,身份还等同于同进士,那个实在太高了!朕如果同意的话,会被那些文官的唾沫星子给淹死的!

这样吧,有表现优秀的,最高可以做到县令

,身份等同于秀才(所谓的身份,也就是文人最为看重的出身),至于以后如何,再看具体情况而定,你看如何?”

“这个…可以有。”杨山芦听了之后,终于表态了,他也不是那种不近情理的人,如果步子迈得太大,那是绝对要碰壁的!这可以说是针对整个文官集团宣战!所以只能一步一步来!

而且在整个大明的官员系统中,县令看起来好像不大(七品官),可是对那些平头百姓来说,那已经是了不起的大官了!(民间俗称县太爷…和太爷一样大的官!)

而对于世世代代都不入流的吏员来说(所谓的不入流,就是连芝麻绿豆大小的从九品都不是),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甚至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一辈子只是当小吏的命,居然也能做县太爷?而且未来还有提升空间?

相信有了这条政策之后,那些小吏们才能真正的焕发工作热情,有了向上的动向!

倒是崇祯,看见杨山芦满意了,他却是露出了苦笑,杨爱卿是满意了…他还不知道如何向那些文官开口呢!(虽然这个政策只限于山西一地)不过不

管怎么说,总算是一点又谈成了。

当然对于崇祯最后会同意,杨山芦还是有些把握的…因为从后世的历史来分析,崇祯这个人,属于急性子,或者说就是冲动型的人物…他看对眼的人,那就是无条件的支持,就例如之前的对于袁崇焕五年平辽,他是各种支持!所以现在杨山芦也享受了这个待遇。

当然,你如果辜负了他的期望的话,就好像袁崇焕最后的下场就是很惨(是被千刀万剐的,一个大活人硬生生的被削成了一副骨架)。

当然,杨山芦不是袁崇焕,只会空口说白话的!既然他敢答应,就是奔着踏踏实实的成功去的!

所以这样想着,接下来杨山芦又提出第三个要求:“皇上,你把山西交给微臣治理,是想变成像东路那样的地方,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只是要做到这一点的话,我还要求有海上贸易权…简单的说就是进出口权。”

“咦?这又是为什么呢?”崇祯听了就是很有些惊讶的,他就是不解的道:“爱卿你现在百花露什么的都是行销各地,甚至都是漂洋过海卖给那些夷人的(东瀛、安南之类的),这不等于就是有了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