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一个秘密的组织——工部,在长沙城成立,黄承彦和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共同负责,主要是制作和改良一些武器和农具。
在鹿门书院成立不久,曹操在濮阳又成立了一个濮阳书院,虽然它的规模没有办法和洛阳书院与鹿门书院相比,但也吸引了一些学子。
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曹冲都在书院之中学习,杨修和陈琳任书院的先生,书院由陈群负责,戏志才,毛阶,崔琰等人也有空会为学子们讲课。
由于两个书院的创立,让去洛阳的学子减少了很多。
襄阳和濮阳建书院,以及长沙成立工部的消息,时间不长便传到了洛阳。对此丁伟并没有过多的理会,文化的入侵封锁,对方一定会想出应对的策略。而对于新书,丁伟也并没有准备不给其他五国出售,因为各地的百姓都是大汉的百姓,即使他们拥有了新书,丁伟还是有信心击败他们,应为整个大汉的顶级谋士和将才,丁伟麾下已经聚集了多一半,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话,那只好让别人去统一了。
长沙所成立的工部,虽然是个秘密,可是其他各国并没有意识到隐风阁的厉害和作用,他们的秘密很快可以被打探到,然后通过各自的方式传递到洛阳。
当得知黄承彦和黄月英负责长沙的工部时,丁伟马上想到了“诸葛连弩”。而且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制作出来。
在以前的历史中,诸葛连弩是诸葛亮制作了一种连弩,又称作元戎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但是体积、重量偏大,单兵无法使用,主要用来防守城池和营塞。后来马钧对其进行改进,使之成为一种五十矢连弩,威力更大,但是因为生产很复杂,所用的箭矢也必须特制,所以没大量生产。
丁伟知道,现在即使造出了诸葛连弩,在北方的战场上用处也不是很大,因为它移动不方便,而自己麾下又多骑兵。只不过在攻城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一些杀伤,但是只要将马钧炮继续改进,那么诸葛连弩便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只可惜的是,丁伟让马钧曾经试验过多次火药的研制,他也从各地找了一些炼丹的术士,到现在也没有研究出来。丁伟当初是学文科的,对化学一无所知,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让马钧再慢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