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遭逢溃兵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16 字 10个月前

“官爷客气了!在下李旭。”李旭微微一笑,拱手还礼。

“公子爷刚才所言甚是,是我这兄弟鲁莽了,请公子爷原谅!”赵向东说完又要深施一礼。李旭急忙拦住道:“无妨,无妨。不打不相识,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

众人都道公子爷说得是,现场的紧张气氛为之一松。赵向东招手把绿营兵们叫到一起,说大家有缘相遇,不得再欺负人。看得出来,赵向东在几个官兵中颇有威望---李旭暗暗点头。

众人在山神庙歇脚,李旭趁机问询赵向东等官兵的情况。原来赵向东他们分别是湖北、河南的绿营,奉调随营到广西镇压太平军。不料在道州吃了败仗,营兵大溃。他们几个路上碰到后,也不知道怎么办,只好回湖北再做打算。

“赵兄,回到湖北打算如何?继续回营当兵吗?”李旭试探着问道。赵向东没有吭声,只是茫然地望向远处。

“当兵有什么好,大半年的饷银都没发,天天喝西北风,呸!”和赵向东同是湖北绿营的钱五恨恨地说道:“看看咱们这些大头兵穿得象啥?还不如叫花子!”钱五是湖北黄州人,身材和赵向东差不多,满脸的横肉,年纪不大,今年也才二十二岁,却有六七年的兵龄了,算得上是老行伍了。

“钱哥说得是,当官的只管捞钱,咱当兵的没钱

还得卖命,瓜娃子!”沙哑嗓子的孙三官一边磨刀一边骂。他是河南绿营的,却是四川人,今年十九岁,瘦小精壮,一双三角眼精光乱射。

“唉,这年头又闹长毛,到处是土匪…不当兵又能干啥?”言语不多的周老实人如其名,外表憨厚,本是湖北绿营的伙夫,在几人当中年龄最大,今年快三十了。但看外表却是四五十岁模样,老皮皱脸,乱糟糟的辫子几乎白了一半。身材消瘦,肥大的号衣似乎挂在身上一般。虽然拎着根长矛,却怎么看都象拿着根烧火棍。

赵向东收回目光,微微一叹。他是陕西延安府人,读过两年私塾,倒也识得几个字。咸丰元年陕北灾荒不断,举家逃难,家人先后去世,只剩他孤身一人,只好投营当兵。生活的磨难使他看上去不像是个才二十岁的年轻人,举手投足间有一种和年龄不相称的稳重。

这时,小路上走来两人,都是汗衫短打扮,一个背着一杆鸟铳,另一个肩上扛着双股叉,叉上还栓着几只野兔山鸡等。众人望去,背铳的汉子身材略高,乌黑的辫子盘在脖子上,长方脸,鼻直眼圆,步履轻快。杠叉的汉子个头略矮,扁脸圆眼,身体结实。两人见着众人,有点

惊疑不定。孙三官大声问道,干什么的?

那背铳汉子回道,我们是本地猎户,正要回家。

赵向东站起身来,握拳一礼问道:“请问,本地可有匪贼?”

背铳汉子还未答话,扛叉汉子嘴快说有。背铳汉子瞪了同伴一眼。李旭见状笑了一下,也站起身来,上前两步,拱手道:“两位不必害怕,我等都是路过此地。这位官爷,”李旭一指赵向东,接着说道:“听说此地有匪贼,故而向两位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