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应对部署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53 字 10个月前

光绪五年初冬,李旭带着一帮官员视察了正在加紧兴建的江宁发电厂工地。这家发电厂由徽商大佬卢长富控股的南方电力公司投资兴建,从法国请来曾经负责修建巴黎火车站发电厂的工程师们指导设备安装。

作为一个未来全新的能源提供者,虽然这个时候的发电机等设备还很原始低效,输出的电力也非常有限,往往只能提供附近的几户用户单位使用。但李旭却非常重视电力的发展,指示工业部大力支持电力企业的发展,科学院要大力加强电力科技的研发,批准民间资本建立在官府监督下的电力公司---当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真正实用的发电机后,欧美各国都陆续开始了以电能取代蒸汽为新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李旭自然不甘落后,早早的就布局东南五省的工业部门、科技院校和民间资本对电力的引进和使用。

李旭知道电力可以广泛应用,几乎完全取代这时候的还是主流动力源的蒸汽。但是他最清楚的电力使用也是最普遍的电力使用就是带来光明的电灯泡。所以在积极

推广电力的同时,他亲自指示科学院牵头组织研发电灯泡的科研攻关,争取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电灯泡!并且明确告诉史国良院长,电灯泡最好的发光材料是钨丝---李旭可不会放弃穿越者的知识优势,也不希望科学院的那帮家伙象那个美国佬爱迪生一样辛辛苦苦地折腾了几千次试验!

但李旭也忽视了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那就是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还没法获得合格的钨丝。然而史国良却有着一股子韧性,坚信义勇侯不会瞎说!他亲自组织科学院、院校、冶金企业、矿业公司等单位企业联合攻关,下决心一定要搞出合格的钨丝!

经过几年的狂热研发,江南的冶金加工、精密模型、开矿炼制、设备制造等基础性技术突飞猛进,涌现出了一批不落后于世界同行的先进企业,更是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无形中大大增强了江南的技术实力---然而电灯泡的耐用钨丝还是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

当今年十月份太平洋彼岸的那个叫爱迪生的美国人发明了实用电灯泡的消息传来,史国良脸色苍白,他看着手里那个块头不小的象个小柚子一样的电灯泡---这

是情报局送来的样品,史国良虽然不喜欢陈长风那张终年苍白的面无表情的脸但也不得不承认陈长风的厉害---美国人也才刚申请专利,情报局就拿到了样品,真是效率惊人啊!

史国良深感沮丧,在这场和洋人的发明较量中,他失败了---未能率先发明电灯泡!

史国良深感辜负了义勇侯的信任,他抱着小柚子般大小的电灯泡样品来到李旭办公室请罪,沉痛的心情溢于言表。不料李旭却哈哈大笑,把手一挥,笑道:“老史,这算什么罪!搞科研嘛难免失败,难免被人超越。没关系,咱们继续!国良啊,钨丝作为研发方向是没错的,你们的努力也不会白费,只要付出了就肯定有收获!电灯泡虽然我们没有抢先发明是个不小的遗憾,但没关系,我们可以继续努力,继续别的发明!而且你看这个美国人的灯泡,太大了,还不够实用,你们有没有办法搞小一点?”

史国良点点头说:“回大帅,这个没问题!而且我们可以根据美国人的炭化棉丝的思路寻找其他更好的替代物。”

李旭笑道:“那就去做!国良,发明不等于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