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应对部署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53 字 10个月前

,我们更需要的是产品,能够让人们安全使用的产品---电灯泡能不能被老百姓认可购买可不是发明家的责任啊!”

史国良想了想,点头说道:“大帅说的是,科学院一定结合实际情况搞科技!我们正在根据大帅这几年提供的科技清单有条不紊地开展研发---正如大帅所言,的确有很多东西闻所未闻,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能力!”

李旭点点头,笑道:“这不要紧,告诉你们这份研发清单并不是要你们立刻就研发出来,而是让你们预做准备,开拓研究思路和眼界,为将来奠定基础!”

李旭在亲自送史国良离开时,紧紧握着史国良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国良同志,科研工作是辛勤的脑力劳动,必须要有前瞻性和长期的积累!科学院的同志们都非常努力和辛苦,为了我们这个国家赶上世界的发展,你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记住,科研有风险,失败不可怕---失败乃成功之母!”

虽然史国良领导的义勇军科研团队在竞争灯泡发明的竞赛中败下阵来,但他们对电灯的理解显然要超过美国人。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了光明对于人类在黑暗中的重要

意义,更明白灯光对黑暗中的军事行动的价值---作为军工专家出身的史国良率先提出了灯光信号对海军夜间联络的作用,这引起了海军和总后装备部的重视。

当然史国良更清楚电灯对城市生活的意义,故此在研发灯泡的同时,他也专门组织人力物力研发发电机、输电线、变压器等相关供电设备,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现在,史国良就陪在李旭的身边,详细介绍江宁发电厂的设计、建设以及未来的作用---江宁发电厂虽然是民营企业,但其设计、设备和施工主要依靠国人自己的技术,部分工程邀请法国人提供技术支持。而且江宁发电厂作为大清国第一家电厂,起点很高,直接进行商业化运作并向城市提供商业用电!

史国良介绍该电厂采用了在引进的西门子发电机基础上改进的由国人自造的发电机,六台并联组成发电机组,可以为百余户用户常年供电。按照工程计划,年底即可全部完成工程并网发电。

李旭对此深表满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他还想继续进行指示,忽然秘书走近小声报告了几句,他的脸色一沉,草草结束了视察。

义勇军总部的小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正在召开统帅部紧急会议,匡济民、赵向东、钱五、李秀成还有最近回到国内的涂远山等二十多名军政高级官员正襟危坐---他们已经知道了里瓦几亚条约的内容,无不义愤填膺!在讨论义勇军的应对措施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共同的一条就是杀崇厚以谢国人!

涂远山还谈到了郭嵩焘告诉他的关于此次崇厚出使的看法---郭嵩焘曾在巴黎和前往俄国的崇厚见过一次,问起崇厚对西洋各国的印象,崇厚啧啧感叹洋鬼子的船坚炮利,兵力强大,实在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