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不欢而散

最后的枭雄 老格理 1634 字 10个月前

义勇侯到了京师的消息不胫而走,崇文门税吏断臂一事也很快轰动了京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云集京城的保守派清流们义愤填膺,个个叫嚣着要严惩义勇侯以平民愤。前门大栅栏的茶馆里,座无虚席的大厅里尽是走狗遛鸟的八旗子弟。一个满面红光的汉子吐沫横飞地嚷嚷着---义勇侯光天化日之下崇文门行凶,欺负咱京城爷们,不行!咱爷们不是好欺负的---得让义勇侯出点血!

边上一人道:“科五爷,你能奈人家义勇侯啥事?就凭咱爷们三脚猫的本事,近得了义勇侯的身边么?没看人家那护卫的功夫,嘿,了得!那天咱可在场,那小矮子好快的身手,众人眼前一花,那囔着缴税的多二爷的胳膊就没了,可怜了!”

又一人阴阳怪气道:“多二爷可是正宗的上三旗的哈喇珠子,就这么被一个撤了差的狗屁侯爷砍了?如今这什么世道!唉,堂堂满洲爷们被一个汉狗欺负,这要搁在早些年还反了他了---不杀此獠,何以谢天下!”

有人喝了茶,漫声道:“听说那砍了多二爷的小

矮子乃是义勇侯的卫士长,却是一介倭人…义勇侯是我大清的官却用着倭人,什么意思?嗯?岂非里通外国耶!”

有人应道:“对对对,还是那三爷有见识!您瞧那义勇侯身边的人那打扮,不夷不洋的,连辫子都没有,分明有不臣之心!咱们得跟朝廷参他一本,不服王化,有伤国体!”

大栅栏茶馆里的茶客们闲得热闹,一片声地声讨义勇侯。清流们也没闲着,这义勇侯可是送上门来的槽头肉啊,不剁白不剁!没几天,新出炉的保守派清流的喉舌报纸《清报》就刊文攻击李旭,主笔正是大名鼎鼎的张佩伦。他在文中洋洋洒洒数千字,声讨义勇侯误国乱政,败坏民风,公然在天子脚下纵恶伤人。尤其是结尾一句引用了骆宾王的名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更是令人血脉喷张,连李旭看了文章都拍案叫好,大呼好一个才子!忙问左右张佩伦的情况---后来李旭想起来了这张佩伦不就是民国才女张爱玲的祖父嘛,难怪文笔了得啊---真是有其孙女必有其爷啊!

京城内外物议纷纷,皆曰杀李旭以谢天下。御史言官们也唯恐天下不乱,纷纷上书要求朝廷严惩义勇侯以

振朝纲。军机处的大臣们却是愁眉苦脸,奕?看着小章京们送来的弹劾折子堆积如山,心里暗骂这帮子言官就会借着所谓民意架秧子起哄添乱---那李旭是好惹的吗?这崇文门砍人事件就是李旭做给朝廷看的---想欺负他李旭,试试看!

再说太后的万寿节眼看着就到了,江南的赋税却出了问题,祝寿的款项都没了着落!此时再处罚义勇侯惹出大祸…奕?头痛不已,看看同僚们的眼色,大家都是心照不宣。他叹了口气,对义勇侯嘛还是得安抚为上啊!

慈禧也明白眼下李旭的心气不好,还是少惹为妙---一切以自己的万寿节为重,她可不想在自己最为看重的寿诞之际喊打喊杀的扫兴!

她召来奕?等人商议,大家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一致认为对义勇侯还是要安抚为主,毕竟是朝廷大员嘛,这么多年来为大清国经营江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还是要正确评价嘛---于是一致同意封赏李旭为武英殿大学士作为其劳苦功高的奖励,同时也派其以私人名义出洋考察,看看海外的形势---朝廷的意思也很清楚,加官是抚,出洋是走,别在国内碍手碍脚,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