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上好看。
光绪九年春,满清朝廷明发上谕加封李旭为武英殿大学士,总理衙门行走。上谕也写得明白---派李旭出洋考察,克日离京,钦此。
上谕一出,民间哗然。京师自然是不满之声鼎沸,认为朝廷不罚而赏,摆明了是息事宁人。江南各地也是对朝廷的决定颇为不满,认为朝廷受人蛊惑赶义勇侯出国,虚职夺权…一时间,南北民间嘴仗打成一片,各大报纸纷纷发文互相攻讦,骂声四起。
李旭却没有什么异常,上朝谢恩后拒绝了各大报纸的采访,施施然前往天津准备出国考察,完全是一付听命朝廷安排连家都不回公而忘私的样子---连奕?都有点纳闷,这李续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说话了?不吵不闹一声不吭就遵命而为?不过想想,李旭能闹什么呢?表面上大家还得一团和气啊!
三月,春光明媚的季节,河畔杨柳青青,微风和煦。李旭一行抵达天津,正在天津卫总督行辕署理直隶总督的张树生带着幕僚们给李旭接风洗尘---现在的李旭是大学士,品级地位远在一般封疆大吏之上,资历名望也
不是张树生这个淮系大佬可以相提并论的---自从朝廷加封李旭为武英殿大学士的头衔后,官场上为了区分李鸿章和李续之这两位声名显赫的同门,很快就分别称为老李中堂、小李中堂了!
李旭一行入住天津英租界里的利顺德大饭店,接风宴便也在此酒店开席。张树生等人在宴会厅里设宴,李旭带着罗文才和伊赤心出席晚宴。宾主寒暄落座,张树生居首主位,李旭居主宾,余者陪坐。伊赤心往李旭身后一站,并不入席,目不斜视。张树生漫不经心扫了一眼这位近来屡见报刊的卫士长,暗忖这倭人很明规矩嘛,义勇侯倒是调教有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在座都是官场中人,话题渐入时政。张树生微微咳嗽一声,微笑对李旭道:“中堂大人,此次朝廷加封,今后如何打算?”
李旭微微一笑,说道:“朝廷命本侯出洋考察,也是因为总理衙门的事务。本侯想先到日本考察一阵,该国自明治维新以来,十数年间成效不凡,值得琢磨!”他略微一停,扫了诸人一眼,接着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大清立国二百载,积弊日重,当借鉴他国经验除旧布
新,方能再造中兴也!”
原李鸿章的首席幕僚、现任天津海关道台周馥拱手笑道:“侯爷不忘中兴国家,令人佩服!只是东瀛蕞尔小国,其经验怕是难为大清所用矣…请侯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