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义勇军已经成为了影响未来日清战争结局的一个变数却已是日本朝野的共同认知。对于义勇军的作用虽然还众说纷纭---象联合舰队的司令官们就发自肺腑的认为单挑南洋舰队不在话下---但尽量避免义勇军介入日清战争似乎也成了共识!
在日本看来,日清战争只是和清国北方的战争,是和满人的战争而应该能够得到广大汉人尤其是南方汉人的支持---起码是理解!所以,当山县内阁提出和义勇公秘密接触以争取义勇军的中立这一想法,立刻就得到了日本军政两方面的支持。
此时已就任日本新成立的议会贵族院议长的政坛大佬伊藤博文就很认同拉拢义勇公的想法,在其向明治天皇谈及山县有朋的这个想法时就强调清国义勇公是其平生仅见的为数不多的伟大人物,此人目光远大而政治敏锐,
不光是在清国内政上独树一帜,而且在国际事务上也见解独到---实乃远东不可多见的政治家!
然而,伊藤博文也谈了自己对拉拢义勇公的看法,他担心李旭此人不是一个容易被拉拢的人!他对明治天皇和山县有朋声音低沉地说---义勇公的文韬武略不在明治三杰之下,倘若其人生在日本心向幕府,只怕尊王攘夷之运动不可能这么快就能推翻幕府的统治!以其在清国一贯标榜的护国安民之志,能为日本说服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山县有朋却不以为然,认为既然义勇公是伊藤博文推崇的精明的政治家,那么政治家都是讲求利益的现实主义者。能不能说服义勇公保持中立不在于日本的大道理而是日本能开出的价码!
他狡猾地笑道:“如果大日本帝国能够给予义勇公足够的好处和利益,鄙人相信义勇公是能够被打动的!”
“那么阁下以为什么样的好处才能打动义勇公呢?”伊藤博文有点好奇,虽然他从来都不认为山县有朋一介武夫会真正明白政治家的心事!
“呵呵,比如帝国愿意支持清国的南方独立呢?如果义勇公能够保持中立,那么我们就支持他成为南方的皇帝---当然,是在大日本帝国支持和帮助下的皇帝!”尖嘴猴腮的山县有朋此时笑起来就更加显得獐头鼠目了,他的小眼睛闪闪发亮犹如嗅到香味的老鼠。
伊藤博文并不喜欢山县有朋,而且在政治上他也是把这个掌握着军队大权的长州藩同乡当做了大偎重信之后的主要政治对手。但此时此刻他不得不承认山县有朋给义勇公开出的价钱有足够的诱惑力---精通汉学的他当然知道汉人没有几个不想当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