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每年到手才二三十石,一年就拖欠一百六十石。几十年积攒下来也是一笔庞大的家产,这让穷惯了的宗室子弟如何能放手?
朱以溯家里就父子俩,还有一个老仆赵期,赵期往往还在外面兼职为人写信勉强能挣回来一点。三口人吃的不多,用度小。而他是秀才,还能领国家每月发放的六斗米,代王府藩田王庄里的教职每月也有二两银子进帐补贴。
二两银子很多吗?很多,战场上给主将担当中坚力量,冲锋陷阵的家丁们也就每月二两左右。但打造一杆火铳,省去工匠钱,材料费就要五两左右。
在一心造反要割据当诸侯的朱二哥眼里,家里的家当实在是太少了。
朱以溯有三份经济来源,日子过的仅仅比一般富农强一点。当然,这和朱以溯好交朋友有一点关系。比如他就和去年万历四十七年的代州进士孙传庭是好友,现在书信联系却断了,因为他是宗室,而孙传庭外放知县,两者书信联系,是取死的行为。
刘老爷子看一眼朱以溯,说出了自己的办法:“皇帝陛下支持宗室子弟自谋生路,响应陛下方略的宗室却寥寥无几。故而,老夫认为奉国中尉可在其中图谋一二。向宗人府上疏削去宗爵,以宗爵易职自食其力。老夫这张老脸能让奉国中尉奏疏直达陛下耳目,若陛下得知宗室之中有奉国中尉这等体谅国事贤明之人,必会表彰奉国中尉这番报国之心。”
朱以溯听了缓缓点头,抱拳道:“就依老大人。”
没有给儿子将宗籍挂上,朱以溯心中还是不情愿的。不过能拿宗爵换个一官半职,也是不错的。只是他秀才功名,怕是上不了台面。
只有考上宗科的宗室子弟才能拿宗爵交换官职,最低也要举人身份。而他现在以秀才身份,恐怕不会太容易。就算换来一官半职,这也不是什么好职务。
他是宗室出身,立志却要做文官。不为别的,只为摆脱此时这如同囚犯的身份。至交好友不少,却一个个中举后都不得不和他断了联系。想起这一茬,朱
以溯心里怎能舒服?
望了一眼火炕上的儿子,朱以溯心中一叹,希望二郎能理解他一番苦心。若没了宗室身份带来的桎梏,有个一官半职在身,朱以溯有信心给儿子留下上千亩的传家良田。
锦衣卫护着刘老爷子走了,却把各种礼物强留了下来。礼物看着很多,实际上值钱的只有两匹白棉布,一匹青色苎麻混织,此外还有一些点心,最多的就是粮食,足足两石白米。
至于那两根人参,朱以溯有心留下来给儿子滋补,却也知道这两根人参价值在其他礼物之上,如今要靠刘老爷子那张老脸人脉,拿了这人参绝对会让刘老爷子不爽。若不爽,他以宗爵换官职的事情可能就成不了。
就怕皇帝陛下见他如此为国着想,索性口头夸奖一番,削了宗爵断了禄米之后,连个一官半职都不给。那么他们父子俩真的就可以饿死了,所以刘老爷子不能得罪。
傍晚为儿子喂着甜米粥,朱以溯将宗爵换官的事情说了,让朱二哥多个心理准备。毕竟这宗爵是他朱以溯的不假,将来还是朱二哥的,就怕他想不通。
因为宗爵问题,宗室各王谱系内发生的龌龊事实在是太多了。
宗室没有别的谋生手段,只能吃爵禄过日子。不说亲王那一级,下面的郡王两千石,次一级的镇国将军一千石。这仅仅一级之差,就是两倍的财产差距。
郡王的长子还是郡王,其他有户口的儿子只能是镇国将军爵位。为了继承郡王王位,往往兄弟反目,叔叔算计侄子,这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