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李家小娘子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782 字 10个月前

朱以溯说的很明白,担心十岁的儿子不理解自己苦心,详细讲述宗室的苦处和拿宗爵换官职后的美好生活的展望。

对此朱二哥能说什么,他对自己这个身份也讨厌的紧。要不是年纪小,这个父亲还不错,他又没有远行的路引,他都想翘家后改名易姓回归本名,以一个普通平民的身份向大明朝发起冲击。

他有足够傲人的本钱,那就是他的记忆力。八股文再难,考取范围也在四书五经之内。几百年下来流传了多少的科考范文?大不了花个几年功夫都给他背下,考试的时候各种誊抄修改,嘿嘿,还不信考不了一个举人。

可惜啊,科考要填祖宗三代资料还需要作保人,身世要清白不说。祖上三代内男的不能犯罪,女的不能再嫁,总之要求很多很多。

有道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所以某人对科考当文人的心思弱了不少。估摸着到崇祯皇帝登基,自己也该成年了。

练习那套莫名出现的广播体操,再不济当个大头兵杀出一条活路也是有可能的。现在这个父亲想法开明,他还

反对叽歪什么?

父子俩闲聊几句,嘱咐朱二哥休息,朱以溯就去了正房研磨提笔,书写奏疏去了。

偏房里点着油灯,也不知是什么动物脂肪,总之弥漫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朱二哥下床按着记忆做了一套广播体操,舒筋活血之后精神奕奕,一身青淤肿痛也不那么明显了,将油灯摆在书案上,按着记忆研墨铺纸。

手握毛笔,扭动手腕研究着最舒服的握笔手势,眉头轻皱着调墨。

繁体字本就笔画多难写,毛笔太软不能写太快,总之还是硬笔好。作为机械系的毕业生,对钢笔的原理他自然了解。可惜没有加工钢笔的条件,等摆脱了现在的宗室身份后再想办法吧。

提笔在草纸上缓缓写下‘日月昭昭’四个字,觉得不好看,又在一旁继续书写,着重书写一个昭字。

“日在旁照着,刀架口上躲都躲不掉,这字不详。”

头一次他研究这个昭字,感叹一声铺上一张白纸,写了一个正楷昭字。笑道:“怪不得皇帝喊臣子入宫叫做召,吃饭的口在刀下走一遭,这个字真贴切。”

又提笔写了一个李字,看着纸面‘李昭’二字,朱二

哥神色缅怀,以后这个名字不会出现了,用了二十多年,现在放弃怪遗憾的。

李字这辈子用不了,他决定把这个昭字留下。再不详,也是他前世唯一的纪念。

朱家子弟都要在名字中第三字按照辈分要带五行偏旁,父亲朱以溯,水生木。那自己这一辈就要带木字旁,崇祯皇帝是朱由检还是朱由校?不管叫什么,总之也是木字旁,和自己同辈。

自己是鲁王一系,名字中第二字已在两百年前由太祖朱八八同学定好了,是个宏字。想着,朱二哥将自己能用,想用的名字写了下来:朱弘昭。

“挺好看的一个名字,希望能跳出朱家五行的沼泽怪圈。”

连写几遍,又换上一张白纸,铺平用陶瓷青花纸镇镇好,提笔想要写自己名字,下意识第一个又写成了一个方正楷体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