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河套蒙古寇边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28 字 10个月前

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这个套,就是河套平原。河套一般指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宁夏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

黄河在这里先沿着贺兰山向北,再由于阴山阻挡向东,后沿着吕梁山向南,形成“几”字形,故称“河套”。这片流域的黄河,真的很温柔。

河套是中国古代漠南军事要地。黄河经此成一大弯曲,秦、汉称河南地,自明朝修筑榆林长城后,始称河套。

河套西、北、东三面环绕黄河。阴山横亘黄河之北,其沟谷多为古代大漠南北之重要通道。贺兰山耸峙于黄河之西,芦芽山屏障于黄河之东,南邻陕北高原。

依山阻河,形势险要。套里为鄂尔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状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境内黄河,水流平

稳,两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

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或许游牧民族不知道什么是兵家,但他们也知道这块地方的厉害之处。自古以来这块地方就纷争不断,即便明朝北驱蒙古,可这片地方,还是被蒙古诸部逐渐侵入,并逐步强盛,明朝中后期一味防守修建榆林长城,耗费民力物力极大。

土木之变后,受到重大打击的明朝无力对河套地区进行有效控制。成化时期,对盘踞河套的蒙古势力进行了反击。就是著名的红盐池之战,此战意义重大。

后来明朝虽有弘治中兴,但国力远远不能击败入犯的蒙古。蒙古诸部逐渐强大,纷争不断争夺领导权,后来推举达延汗,达延汗分封六个万户,占据了河套。

而这个冬季,河套蒙古受灾严重,活不下去怎么办,只能学老祖宗南下去抢东西吃。不过现在文雅多了,先礼后兵。

这次打着的旗号是报仇,讨伐延绥镇总兵杜文焕的邪恶偷袭手段,想要他给他们一个说法,实际上还是想要过冬的物资。当然,金银也可以。

巡抚张之厚,延绥镇总兵杜文焕顿时头大。杜文焕靠荫官出身,很能打,天启元年诏他率兵赴辽,派兵前夕出其不意收拾了一顿河套蒙古,结果河套蒙古摸不清虚实,忍耐不发。

于是这位杜总兵心思落空,又不敢去辽地和建奴死磕,没见当时死了那么多总兵官吗?不情不愿把赴辽兵派了,本人直接报病引疾辞官,不到半年时间又复起为延绥镇总兵官。

今年一来河套蒙古生活紧张,二来要报仇,于是河套蒙古号称十万,按部落出兵四十二支,分散游击侵入。

这些游散部队多的两三千骑,少的几百骑,聚散无常,让杜文焕根本没办法。他兵力已经调拨几部入辽镇,此时不足,派出去的少了,会被蒙古聚合围歼,多了的话后方又空虚。

兵败和丢城是两个级别的罪过,两罪取其轻更不如不取,杜文焕只能分散防守,结果河套蒙古突入防线六百里,把巡抚张之厚吓得不轻,更不敢让总兵杜文焕出兵了。

河套蒙古一边喊着要生擒杜文焕,一边绕过延绥镇防线,深入固原、庆阳,围延安,驻军眼睁睁看着他们虏掠防守能力虚弱的戍堡下手,就算咬碎了牙也没办法。

被突入防线,还要他们这个总兵和巡抚做什么?两个人隐瞒不报,但河套蒙古出兵的时候,消息就传到了大同东路。

腊月二十六,此时朱弘昭告别两位妻子,已入驻新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