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窘迫的三党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05 字 10个月前

李墨轩在侧,让吴亮嗣认定,齐王来找他,是天子的意思。这下,最后的顾虑也没了。毕竟私自结交藩王,就

是大罪。

“齐王千岁英明神武,高瞻远瞩才使西南战事须臾间平定。功在社稷,更遗泽千秋。做到了下官一辈子想做,却做不成的大事。故而齐王千岁所吩咐的,也是利于社稷的,千岁请直言,凡是下官力所能及之事,下官绝不推诿。”

吴亮嗣本性直率,否则也不会当官以来得罪那么多的人,连万历皇帝都敢直接指着鼻子骂万历酗酒残暴,就连盟友浙党的杨镐他都会弹劾。

“楚人果然爽快,孤喜欢老熊的做事风格,朝堂就该有这股爽快劲儿。否则推推诿诿,小事酿成大事,大事酿成滔天大事,想着就令人痛心。请。”

两个人一个开门见山,一个直接俯首,省去了没必要的试探,让朱弘昭喜欢这种办事效率。也是微微一叹,京察大计就是如此的厉害,能逼得一个享誉半世的正直文官对他这个藩王低下头颅,实在是难以估量的厉害。

听到齐王话里的意思,吴亮嗣心中大定,端着酒与齐王同饮一杯。有齐王的保证,楚党起码会在这次京察大计中,保存一份骨血元气。而且,熊延弼绝对能保住。

“但后日朝议,依旧有人会抓着老熊的旧事不放,这是一笔糊涂账。今日本王不仅差人请来吴大人,礼部左侍

郎温大人随后就至,稍后本王还会拜访叶阁老。”

朱弘昭伸手,接过李墨轩递来的军机处筹备奏折,双手递给吴亮嗣道:“吴大人请过目,若觉得有不合适的地方,本王再修改一番。此次与建奴交战,本王吸取过往教训,这才有了这道折子。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将辽东那些糊涂账一笔勾销,好使的朝廷大员能一心扑在战事上,此战事关国朝社稷稳定,不可不慎重。”

看着军机处的职责,吴亮嗣一眼就认出来,这是枢密院翻版。再看看首批军机大臣名单,都是知兵的文臣大员和宿将,微微颔首。

再看看五名参议,吴亮嗣笑了:“齐王妙策,下官自当鼎力支持。”

杨镐、熊延弼、王化贞这三个罪臣中,杨镐是坚定的反东林干将,熊延弼又是楚党中坚力量,虽然受过东林活命大恩,但楚党就是楚党,而且熊延弼沦落到此般地步,王化贞功不可没,所以他不可能投到东林那边去。

至于王化贞,他在辽地的表现,就是一个笑话,连亲信将领都急着绑了王化贞做投名状投降老奴,他复出,就是一个充数的,是安慰叶向高的手段。

五名参议中另外两人是孙传庭与卢象升,孙传庭作为齐王的师傅,本人严格律己,带兵、军屯都是拿手。虽然

没有什么分量十足的军功,光凭他能调教出齐王,这就说明他的实力,当个参议不成问题。

可卢象升就有些刺眼,去年的新科二甲进士,年仅二十三岁,因为户部的烂账才被打发到户部充当六品主事。这已经是超擢,随着户部钱粮稳定,已成了镀金的良好去处,所以卢象升还没回来,他的职位已有人代替,就等卢象升回来交接。

这次卢象升跟着齐王立下了好大的军功,也为了给齐王一个面子,朝中准备任命卢象升下去当个五品知府,并许他督练新军。

可在齐王的计划中,卢象升一步飞跃,成为军机处参议,这就让吴亮嗣觉得有些刺眼。军机处完全就是管军兵事的一个武内阁,参议是什么,就是这个内阁的候补。

换言之,卢象升直接拥有了内阁替补的资格,虽然不是文内阁,可这种飞跃,实在是太快了。

而且卢象升在西南处理军务之际,抽出时间向熊延弼学习军事。所以,卢象升能算半个楚党人物,出于好意,吴亮嗣道:“卢建斗新科进士,突登高位恐怕无法令人信服。还望齐王千岁多多衡量,莫为一时得失而坏了一方璞玉。下官的意思是,可让卢建斗下放地方,主政一府之地历练三年,而立之年提为六部侍郎,再入军机处不迟。”

“多谢吴大人美意,卢建斗乃是天子门生,天子有意栽培。此番贸然提拔,本王也觉得不妥。不过即是良材,何惧逆水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