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都有立场,有立场则达不到无我境界。只有弃我而不用,处事自然公平公正。
可这,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孔夫子还不是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为了出人头地而奔波。或许传道,不能算为自己考虑。可又有哪条道是真正的完美?
大道因一丝缺憾而完美,这才生出无数变化。
道既然不不完整,那传道的行为自然也不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所以,想要做到六亲不认,只能是一种奢望或者痛苦的事情。
传道,传道,也只有李耳是在真的传道。
其他种种,比之一个道字…或许根本没得比。
至于后世所谓的六亲不认,则是忽视了自我之外的各种亲,只以自己的得失荣辱为立场。这种六亲不认,不是大公,而是彻头彻尾的大私。
被这个时代评价为六亲不认的海瑞,是一种极高的赞扬。
但人非草木,没有了情,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对海瑞的评价是复杂的,这样的人值得尊敬,但谁都不想有这样的亲人,有和没有,没区别。
反倒会因为有这样一个人做亲人,使得你克制自我私欲。克制私欲,没有大智慧是非常煎熬的事情。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海瑞就是个偏执狂,他是个殉道者。
当然,六亲不认也是东林党的口号追求,如果东林党人人人能做到六亲不认,那还会有东林党这个团体出现?
但口号摆在那里,说不好朱弘昭的军机处计划,反倒
会逼得东林党大义灭亲,借王化贞的性命来刷名望。
士子尚未当官前,多是赤诚单纯的。一个好名望的团体,对他们的吸引力是致命的。而对心思诡谲的士子,好名望的团体的诱惑,代表着种种一切,值得去赴汤蹈火,以换取荣华富贵。
李墨轩自然知道事情轻重,军机处的设立现在只是为了战事而准备。可作为亲身参与者,他知道这一举措的关键之处。这将是分化文官,从文官体系中割一刀,拉出一批进士出身的武人。文武平衡,最差也能相互制衡,延续这个国家的国祚。
空荡荡的青羽华盖下,朱弘昭将望远镜装到腰间锦囊里,抄起一把涂绘百子图的大折扇,抖开扇着向外走,眯着眼睛打量四周受罚的宫女,对远处一名中年女官抬起下巴。
这女官正值青年,丰姿熟美,趋步来到他面前,躬身柔语:“齐王千岁有何吩咐?”
毕竟,这样女官也是当年从民间选拔上来,参与竞争皇后、嫔妃位的稀世美人。
美丽的皮囊一天天老去,年年都有娇俏少女入宫。她们更怨恨命运的不公与时间的无情,对于这些后辈们,她们只有少数会心怀怜悯,更多的则内心扭曲,性情阴狠,
甚至有折磨这些新入宫少女为乐趣的。
“皇嫂即将诞子,半年内对宫娥的惩戒改为抄书或跑步,不可进行躯体折磨致人非命。孤希望大内,是一片祥和,而不是战战兢兢,怨气丛生。”
女官屈膝行礼拜谢,周围少女齐声轻呼齐王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