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朝议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44 字 11个月前

军机处首脑是武英殿大学士,副手是兵部尚书,可这两个职位都挂在崔景荣头上,老头儿非常自觉的打起了马前卒,大赞军机处之妙,并愿意让出一职,让朝廷裁断。

礼部右侍郎徐光启也紧随其后,抱着牙牌先后对皇帝和齐王行礼:“臣惶恐,臣素不知兵事,若为军机大臣,难免生疏误事。”

他在朝中的地位非常的尴尬,他是松江府上海县人,利益上、感情上与东林党有着共同基础,两者关系也是亲密的。可他思想又十分开放,被利玛窦挥舞的西方典籍砸

晕,洗礼入了天主教,教名保禄。

因为入教一事,徐光启与各党关系不睦。朝中就是那样,非此必彼,没有中立党派。无党派人氏两头不讨好,被先后打压出局,或者干一些无关轻重的职务。

万历四十七年,徐光启以詹事府少詹事兼河南道监察御史的新官衔督练新军。他以:‘用兵之道,全在选练;选需实选,练需实练’这十六字为练兵方针,注重兵员选拔与训练,深得戚继光兵法精髓。

这这期间他写了各种军事方面的奏疏、条令、阵法等等,后来大都由他自选编入《徐氏庖言》一书之中。但是由于财政拮据、议臣掣肘等原因,练兵计划并不顺利,徐光启也因操劳过度,于天启元年三月上疏回天津“养病”。

当年六月辽东兵败,又奉召入京,但终因制造兵器和练兵计划不能如愿,十二月再次辞归天津。

朱弘昭抱拳道:“徐侍郎何必推辞,侍郎在河南操练新军一事本王亦有耳闻,与本王兵法颇有神似之处。国事当头,徐侍郎正该一展胸中才华,切莫推辞。”

叶向高抱着牙牌笑说:“此战关乎国朝边境数年安稳,我等自当全力以赴。朝廷有所需,岂能畏而避之?”

没错,徐光启还是不信任这一战能胜,他觉得齐王亲

自出征才有胜利的可能,若让其他人前去督军,内部矛盾重重难以调解,是个大麻烦。

叶向高的意思很明白了,对此徐光启只能应下,入班。

四名文臣充任的军机大臣,以史继偕改任武英殿大学士统领军机处,挂内阁,兵部尚书衔的孙承宗在前线缺职,由徐光启接替,正牌兵部尚书崔景荣为副手,第四则是登莱巡抚袁可立。

三名由都督府充任军机大臣的,分别是齐王、左军左都督朱弘昭;中军右都督王威、右军左都督杨肇基。

五名参议,杨镐、熊延弼、王化贞这三名罪臣毫无意外的补上去,另外两个是山东赴辽军主将孙传庭、山东赴辽军监军李邦华。

其中,杨肇基、熊延弼、孙传庭、袁可立、李邦华与齐王的关系自不必说,而王威是王朴的老子,也是站在齐王这边的。他儿子就在宣府镇当副将,他不给齐王面子,他儿子王朴在宣府也别想过好日子。

那何冲连林丹汗的女人都敢抢,收拾他儿子王朴,也是勾勾手指头的事情。

所以,整个军机处七名大臣,五名参议,被齐王拿走了七个。军机处首脑史继偕又是个和泥的,故而,军机处

已被朱弘昭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