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机处不可只顾眼前战事,更要预防将来的战事。做到不战而胜,才是军机处存在的意义之一。老大人精于政事,老于笔墨自有成竹在胸,此事就托付于老大人操笔。”
史继偕睁眼含笑,连称过奖了,将写奏折的事情承包下去。
这的确是一个刷名望的好事情,有的只是当时骂名,
而在后世,绝对是一片赞扬!
这封奏折,天启皇帝那里不是问题,干翻蒙古和建奴,也就是收复失土,不值得大书特书。而将朝鲜并入版籍,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扩土。
天启受不了这个诱惑,至于朝臣,将朝鲜并入版图,这就意味着又平白多出一堆官帽子,人人都有机会升官。
为了防止保守的东林党非议反对,朱弘昭直接提议,派遣东林党的袁崇焕就近赴辽,提为右佥都御史、朝鲜总督隶属于蓟辽督师孙承宗麾下。
谁都知道,第一任总督肯定坐不稳,原朝鲜贵族必然会闹事。这首任总督必须握着刀子才能坐稳,做脏活就有脏活的好处,比如这些朝鲜贵族攒下的家底…
他相信,袁崇焕无法拒绝这个名利双收的好事情,在辽镇带兵杀人与在朝鲜带兵杀人,没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的名利收入更高,还能直接升三级!
这个好处朱弘昭准备单独给东林,不是因为他们势力最大,而是因为东林喜欢吃独食。东林人不会放弃朝鲜这块的收入,朝鲜很穷,朝鲜的稀罕物可不少。只要开商路,这里就是个源源产出的大金矿!
而且朝鲜总督手握军政大权,这对东林的诱惑是致命的。一个小小的兵备道员战后捞得军功多,还是总督捞得
军功多?
朱弘昭的这份大礼,完全能将此时名不经传的小人物袁崇焕一举抬到重臣的行列,直接增加东林的实力,他们如何能拒绝?
其他各党,会安心看着袁崇焕独吃这枚九转仙丹?
这封奏折送到文渊阁,当即引发激烈争吵。
他们没有为通过的问题而争吵,而是为朝鲜总督的人选吵起来了。
浙党认为杨镐在朝鲜工作过,有群众基础,资历够深,是当朝鲜总督的不二人选。
楚党则推出熊延弼,理由是老熊处置手段果断,能很好的压住朝鲜,不使其反复。
就连新齐党,也吃不到葡萄跟着起哄,推举右佥都御史钟羽正为朝鲜总督,宣示新齐党的存在感。
首次,因为朱弘昭有目的投出去巨大鱼饵,上下一心奉公的朝廷,又吵了起来。见他们本性毕露,朱弘昭松了一口气,旁观的天启也送了一口气。
只要你们没有抱团走在一起,那一切都还好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