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骨头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95 字 11个月前

“荡平老奴老寨之后,孤遣人千里加急报知老大人,可好?”

“好,老朽静待佳音。”

史继偕含着笑点头,朱弘昭要抽手,这老头没松手,却道:“回光返照,顽疾根深。大军是猛药,殿下可要握紧了。”

朱弘昭怔了怔,微微点头,老头这才松手,也松了一口气。

出了寝室,朱弘昭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叠起来

送给史继偕长子,一个四十多岁,萌官锦衣卫佥事,拿工资不干事的人手里,嘱咐道:“老大人为官兢兢业业,虽无功也无过,至今就这么点产业,着实寒酸。这钱不是给你们家里花销的,而是让你们家中子侄读书的,好好读书多出几个进士,为国效力才是持家之根本。”

“下官谢齐王千岁隆恩。”

“别谢孤,你有个好父亲,告辞。”

朱弘昭出门登上车架,沉容俯首思考着史继偕推荐的这五个人,其中李长庚是熟人,其他的一概不认识。

“大王,请看…”

阎应元手指金城坊胡同南街,朱弘昭抬头看去,见杨涟提着两提油纸包裹的点心走来,远远对他抱拳作揖,他坐正身子回了一个礼,扭头道:“回宫。”

看着身边甲士踩着整齐步点离去,杨涟轻咽一口唾沫,这齐王的宿卫如此精锐,留在京里实在是让人担忧。

带着一份薄礼,杨涟代表自己一个人去拜访史继偕。

如朱弘昭说的那样,史继偕这人没有什么黑历史,但也绝对没有光伟荣耀的历史,他就是一个纯粹的会站队,没有任何功绩、没有敌人、没有朋友的孤臣。

这样的官员,没什么用,但在党争严重的此时,绝对是凤毛麟角一般的稀罕物。最起码,他个人的操守值得肯定。至于为官的政绩,虽然没有,却比大多数逞能的官员要好。

史继偕,生错了时代。

杨涟拜访为史继偕送行,看重的就是史继偕的操守。史继偕的操守和站队本事,使得他与东林没有直接冲突,唯一的冲突可能就是老头儿拒绝了东林的几次拉拢。

皇城,朱弘昭说完自己出宫一行,天启听着眨眼,最后一叹:“这是个明白人,可惜岁数不饶人。齐王,武英殿大学士你觉得谁合适?”

“臣弟在军机处一日,谁都合适。臣弟不在军机处,当世最合适的人选以崔景荣、熊延弼、袁应泰、孙传庭为合适人员。年青一代里,卢象升不错,值得培养。”

天启缓缓点头,没有发表意见。

看他这样子,朱弘昭也就转移话题。因为很可能武英殿大学士这个位置,会空缺一阵时间,由各党去争。

这是一块骨头,让各党合作奉公的时候,也会因为这块骨头而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