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北线战事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54 字 10个月前

八月初八夜,朱弘昭一家子身穿布袍棉衣来坤宁宫赴宴,徐青雀被李秀娘牵着,在这里改口,也正式受赐国姓,改名朱青雀。

他是朱弘昭义子,并没有享受到鲁系子弟的五行辈分赐字。而朱弘昭封齐王,也是宗室底层还是非帝系的各藩底层出身封藩王,这是首次,有些问题没有规矩可循也就拖了下来。

比如齐王一系下一代子嗣该用哪个谱系来命名,是鲁藩的辈分行字,还是由皇帝另赐?这事天启拖着没下决定,所以就算要给朱青雀正式改姓改名,这改名也是一笔糊涂账。索性,以他义子的身份,将改名一事给省掉。

“儿臣拜见父王。”

朱青雀是比较畏惧朱弘昭的,他稀薄的记忆里,只知道很多人见了朱弘昭要跪。在李秀娘告诫下,他跪在堂中三拜九叩首。

这孩子粉嫩嫩,大眼睛很招人喜欢,天启在一旁看着也是心里喜欢的紧,扭头看向张嫣目光前所未有的柔和:“祖娥,朕该怎么封赏这个孩子?”

“孩子岁数小,受不得重封,赐套蟒服先穿着,等岁

数大了封侯封王你们兄弟再筹划吧。”张嫣看着朱弘昭抱起朱青雀,那股洋溢着的傻笑,很能感染人。

天启微微颔首,扭头对朱弘昭说:“这事听皇后的,这孩子将来有出息,朕封他做都督。你也要好好教导,别让青雀在锦衣玉食中荒废了。”

“皇兄放心就是,先王用棍棒告诫臣弟,说是棍棒出孝子。这小子若学坏了,臣弟一顿棍棒下去,也能给他纠正了!”

说着,朱弘昭掐掐朱青雀脸蛋,疼得朱青雀泪珠子悬在眼眶,小嘴咧着强忍着。

李秀娘过来掐一把朱弘昭,夺过青雀瞪一眼朱弘昭。

天启故作不视,心里感叹这民间的女子就是泼辣,又有些后怕看一眼皇后张嫣,张嫣对他笑吟吟回了一个笑脸,又转头看向朱青雀,眼神中满是遥想,或许她的孩子,也会这般可爱招人心疼。

此时的弘赐堡,大同城北部官道上唯一的大型堡垒,正在遭受蒙古人的进攻。塞外的蒙古人急着打通南下的通道,为的就是把林丹汗救出去。如果林丹汗死在那里,整个蒙古会四分五裂,那样的蒙古只会成为大明与建奴的盘中餐。

即使各部再鄙视林丹汗失信先后更替信仰,也看不起

林丹汗近来越来越昏聩的举动,可林丹汗只有一个,连个子嗣都没有,这就使得他们必须保证林丹汗的安全。

哪怕林丹汗只是一杆旗子,那也不能落在明军手里。

弘赐堡北部长城脚下的拒墙堡、镇羌堡互为犄角,在刘高旭与虎英的镇守下也只是勉强自保。他们作为二线部队,不受刘时敏信任,自然所部并未大规模列装优良火铳与炮队。

火器一直由南京大营和北京兵杖局负责制造,刘时敏在大同研发火器已经担了不小的风险。若不是火器质量过硬,何冲又靠火铳标营立下大功,刘时敏的行为虽有天子默许,但早晚是要遭到弹劾的。

为了减少麻烦,刘时敏也不敢大批量制造火铳,一来是经济和工匠数量跟不上,二来就是担心大规模列装火器成为科道官集火的靶子。

九边各镇,甚至是辽镇都没有专属的火器作坊。一旦大同镇的火器作坊不受控制,各地边将效仿,大规模拥有火器,对朝廷来说就是一件麻烦事。到时候处置,必然引发九边震荡,不处置,这些边将只会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