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东线战事

大明宗室 孤君道 2072 字 10个月前

官职。

有李家作保,老奴才能靠着朝廷吃着朝廷,他造反,李家还能有好下场?于是东李西麻中的李家,彻底衰败。李家的衰败,导致辽镇军心将心混乱。

至于西麻,因为朱以溯的死亡,已经被朱弘昭收拾的不成气候。原本麻家的大本营是大同镇,在这里直接被破城洗了全府上下。然后延绥镇随着杨肇基入驻,麻家的势力直接被杨肇基洗了,算是给朱弘昭的礼物。

太原镇和宣府镇,麻家势力也在这场战事中被洗干净。辽镇还有一个分守副总兵麻承恩,还没等孙传庭下手,自己灰溜溜的辞职不干了。

现在的麻家,已经龟缩在宁夏镇,也算彻底的衰败不成气候。万历后期的东李西麻,彻底从军中除名。

取代他们的是一批新兴将门,如沂州杨家杨肇基父子和女婿,太原王家王威、王朴父子,至于辽镇的祖家,有孙承宗的心腹马世龙和满桂压着,他们现在

人多,却都在基层,不成气候。

甚至辽镇此时的曹文诏、曹文耀兄弟,出身大同右卫,在辽镇的影响力都比祖家大。曹文诏由齐王介绍,被天启封为副总兵,曹文耀是游击将军,就连他们的侄子曹变蛟,受孙承宗拉拢,进入孙承宗的标营,充当千总。

现在的辽镇,还不是祖家一家独大的时代。

在这里取得高位的,都是外地人,还多是新来的,老奴和这些人不熟,根本联系不上也搞不来情报。

但皮岛方向毛文龙部鸟枪换炮是事实,三万东江镇健儿全员披甲,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完全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历史上毛文龙以百来人溃兵起家,没有跟着熊延弼入关,而是召集掉队辽民和溃兵起家,朝廷粮饷补充不及时,毛文龙部只能学建奴,去抢建奴或抢朝鲜的,为此朝鲜人当面不说什么,背后没少告毛文龙黑状。

毛部将士,说他们是兵,是不合适的,人手连一

件武器都凑不齐。甚至发生过三百人偷袭建奴小聚集点,建奴远征而出,被留守的建奴四五名妇女用弓箭追杀的事情…

毛文龙为了养活这些东江镇的军民,多次向商人打借条,才使得东江镇没有溃散,很辛苦的钉在皮岛,牵制着建奴侧翼,也是悬在朝鲜人头上的利剑,警告朝鲜人别把一些事情做绝。他手下的孔有德,尚可喜都是狠人,却被毛文龙镇的死死,十分的老实。

得到齐王运输来的精良武器和飞熊骑换装后淘汰的甲胄,以及朝廷一口气运输过来的四十多万两军饷和二十万石粮食,毛文龙的腰杆子终于是直了。又随着袁崇焕赶赴朝鲜担任朝鲜总督,使得老奴对侧翼安危十分的重视。

皮岛、朝鲜的变动,首先让老奴无可奈何,睡不着觉。

其次林丹汗脑子烧坏了听信晋商的话,稀里糊涂入塞和晋商一起玩完,更是让老奴感觉自己跟不上时代变化。这蒙古人,怎么会这么蠢,竟然相信商人的

话!

林丹汗被困平阳府的消息传来,让老奴彻底熄了和孙承宗掰腕子的心思。他本来就在浑河一战中,被川浙兵总兵陈策、副将戚金、秦邦屏率领的戚家军老底子部队和白杆兵打的伤筋动骨。

本来还想着休养几年,吃吃老本休养人力。可明军的三边封锁策略成功,差点在天启二年的冬天饿的汗国上下发生叛乱。所以老奴的休养策略行不通,只能跳出来和明军打一仗,让他们不要逼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