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的不同,让徐光启在朝堂上犹如一个异类一般,不仅他看不顺眼,就连此时的朝臣都看不顺眼。信仰耶稣会,在此时并不是流行的事情。
现在尤其是东南一带,流行的是学习西夷天文和数学知识,喜欢的是西方的‘杂学’。这种杂学涉及到各种技术,这才是国家发展的硬基础。
而清末的洋务运动,学习的不是技术,反倒是以西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为主。洋务运动中有一件事情让朱弘昭记忆深刻,那就是清末工匠硬是用锤子敲出来一个蒸汽机!
也不知道真假,反正他的蒸汽机已经出来了,只是功率太低,还在改进中。
再说徐光启,以徐光启的学识以及自身本事,当个内阁首辅足够了,还是那种适应社会变革的首辅。就算徐光启自己不跳出来,朱弘昭也会派他去马少先那里,为的就
是让他远离即将在京师发生的风暴。
风暴一旦刮起,军机处首当其冲,可能徐光启等人就是第一批遭受风暴的人,可能被吹起来,也可能被风暴撕裂,也有可能是吹起来后坠地摔的四分五裂。
徐光启一听朱弘昭又谈起耶稣会的事情,脸色一垮,轻轻叹息。
他也有他的理由,可是能对人说么?
不入教,那些传教士会给他倾心传授西夷知识?那些人会使出浑身解数帮他收集西夷各类书籍并帮他翻译?
毫不夸张的说,徐光启不在意耶稣会有什么黑历史,他只想要更多的西方书籍!整个南方富庶家族中的男子读书或经商,而女子不论出嫁与否,都喜欢钻研西方数学或者天文历法等等知识。
见徐光启反应并不激烈,朱弘昭缓一口气继续说:“中西文化起源不同,有类似的地方,必然就有相左的地方。尤其是信仰思想方面,孤还是那个意思,与朝廷思想不同的思想,那就是邪教!”
“经过孤考证推衍,回教与耶稣教都起源于大食。看看两教传教方式,何其类似?不论是寺庙挂着的是月牙还是十字,一个寺庙必然能有效控制周围信众。而我大明呢?皇权不下乡,在乡村一级的保甲制度早已败坏。一旦教
众作乱,顷刻间就能聚集起来,而我明人百姓分居散落,力量合不到一起,如何能抵御?”
“孤也不是顽固不化之辈,他们好的东西我大明可以学习,学习后那就是我大明的。学到了他们的精华,还要他们做什么?留着他们蛊惑我大明的百姓?还是留着他们偷学我大明的先进技术?晋商贩卖走私的是物资军械,物资军械早晚会消磨殆尽,而技术呢?技术外流,他们就可以改良,造成更好的东西。故而放任他们窃取学习我大明技术,这是授人以渔,延祸子孙的事情,这比通敌叛国之罪还要严重!”
“希望徐大人多多思量,切莫一时疏忽造成千古遗憾。”
徐光启深吸一口气,心悦诚服拱手弯腰行大礼拜道:“王爷明鉴,下官从始至终,从未泄露军中任何技术。就连治国纵横之术,也不敢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