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朱弘昭根本不怕锦衣卫此时变节,锦衣卫什么罪都可以犯,一旦犯谋逆之罪,他们就彻底完了,世代翻不了身。
不管这皇位最后是谁的,只要锦衣卫敢明目张胆攻皇城,继任的皇帝都不会放过他们。这是皇室的底线,总不可能突然间让大明没皇帝吧?
相对于锦衣卫的暧昧态度,南京才是重中之重。他就怕信王得到京师消息,然后在熊延弼、秦朗等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被人怂恿逃到南京。到时候谁都下不了台,只能打内战了。
史继偕垂目想了想,抬头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千岁可知,老臣为何能今日这般巧合抵京?”
“史公不言,孤还忘了这事,按行程史公应当在山东。”
微微点头,史继偕道:“其中有些人也是心向大明的,老臣五日前尚在历城逗留观泉,登莱巡抚袁可立之子袁枢持书急见,由袁枢一路打点安排,老臣这才安然入京。”
朱弘昭见过袁枢,是个很硬气的小青年,与卢象升同岁也差不多,更难得是文武双全有一手好弓术。只是顾忌
他父亲袁可立东林元老的身份,朱弘昭才没有拉拢。
微微沉寂一会儿,史继偕继续说:“这件事老臣也有些底,实际上朝臣牵连不大。除了少数人预先知晓,其他也是今日才知道。当年东林书院开启,前往者多乃一腔热血。至今东林内部派系繁复,若无诸党在外,他们内部就会斗起来。有些东林人寄身江湖不甘于此,这才炮制这些触目惊心之事。为的,就是借千岁之后除去一些人,方便他们领导东林。东林已扎根江南,猝然难除,千岁当明察。”
史继偕要给双方铺路搭桥,他并不愿意看着因为在野的一些阴谋家而使得朝廷元气大伤。
朱弘昭闭眼沉思,有一点他记得很清楚,历史上真正的东林人已经死绝了。气节是东林人的招牌,没了气节喊得再响亮那也是假货。
老魏的屠刀下,真正的东林人死绝了。后来的东林人,都是假货。如果他们是真货,为了气节是可以投向屠刀的,而不是对老魏摇着尾巴立生祠。
阉党也就是帝党最辉煌的时候,想要搞掉一个官员,只要给对方贴上东林人的标签,这种人就在官场立不住脚,滚蛋是迟早的。
最搞笑的就是周延儒,伪装成孤臣将崇祯唬的一愣一
愣的。
现在的在朝东林人,二代领袖继承者杨涟、袁可立、李邦华乃至是叶向高都是有能力有基本操守的官员。这些人如果真的被一刀切了,东林将会失控。
失控的东林,是一群失去指导,内部良莠不齐只剩下嘴炮能力的废物。一个个有清名,杀又不方便杀,留着实在恶心。所以,边患未息前,下一代抗鼎大臣没有成长起来,不能对东林一刀切。
否则前有东林,后面就有浙楚两党。现在各党因为激烈的党争,一个个身份很好确认。一旦这批标签清楚的被做掉,顶上来的后备力量,谁知道谁是谁的人?
必须留着各党继续斗,然后自己培养的力量成型,然后一举扫清!
朱弘昭想清楚后,扭头去看发呆的叶向高,是该和这个老头儿谈谈了。
这时候,田尔耕进了乾清宫,满脸忍不住的喜色,遭到里面大员重臣怒目,他才想到这种时候哪能笑!急忙敛去笑容一脸悲戚,进殿双手捧着手中木匣昂声道:“老奴遣使,乞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