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太宗文皇帝何等牛气冲天,就算嘉靖敢祧一个祖宗出来,也不敢祧他他。这点自知之明嘉靖还是有的,于是嘉靖十七年九月,改朱棣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则改为“成祖”,这样可以使他与朱元璋并称祖,同为“万世不祧”之君,在太庙正中供奉。
这样,被祧的就是除了太祖成祖之外的亲缘关系最远的皇帝,于是就该轮到仁宗朱高炽了。徐阶等人也上书说“今仁宗为皇上五世祖,以圣躬论,仁宗于礼当祧”,于是兴献王成了睿宗,于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庙,而仁宗则被祧出来放进了后殿。
朱棣一生杀人无算,死后能得一个‘文’的谥号,全靠这部《永乐大典》!
也因为这部《永乐大典》和前所未有的彪炳战绩,以及靖难给燕王系带来的好处,嘉靖不敢不能也不想将朱棣的灵位从太庙中请出去。
所以只要牌位还在太庙中供奉,称呼起来必须用祖。
以朱弘昭此时的势头发展下去,将来盖棺定论,天启估计也会是一个万世不祧的‘祖’。所以他多少有些羡慕,如果皇位再传六代,他的牌位将会从太庙请出去。
说完《永乐大典》的事情,天启又说出一串名字,不多也就五个人,其中就包括毛文龙,这五个地方督抚军政大员,竟然是锦衣卫出身!
除了毛文龙是自己争气,天启扶了一把外,另外四个都是神宗皇帝拉起来的。
天启昂着的下巴放了下来,他觉得自己该说的也说完了,他相信朱弘昭不会亏待他的子女。
可还有一件事,让天启有些难以启齿,又放心不下,低声道:“附耳过来。”
朱弘昭探头过去,还以为天启要说什么神宗皇帝的宝藏,神宗皇帝顶着压力收矿税,家底应该有一些。
“太弟,给朕一个准信,朕大行后盖棺定论,谥号…谥号这事你一定要帮朕!”
前面语气稍软,后面天启几乎是用命令的语气来要求。
盖棺定论,选出的谥号是对皇帝一生的功过评定,天启亲政满打满算正好三年,可发生了太多的战争和政治清洗,他怀疑会有给他弄个‘灵’这样的下等满是恶意的谥号。
朱弘昭沉吟片刻,张张嘴吸气,实在不忍心吐字:“中宗恭皇帝…皇兄若有子嗣,臣弟征一国相封以为大明藩属,可保皇兄血食不断。”
“中宗?恭皇帝?”
天启陷入思考,史上中宗皇帝总共有九个,几乎都是执政数年死亡。中,是中兴的意思,除了汉宣帝担得起中宗的评价为,其他的都是没有合适的庙号给
了一个‘中’算是安慰奖。
而且诡异的是,很多的中宗皇帝,晋中宗是被王敦气死的,唐中宗是被老婆给灭了的。
“比之熹、灵好,就这样吧,朕该知足了。”
至于谥号恭,尊贤敬让曰恭,敬有德,让有功;既过能改曰恭,言自知;执事坚固曰恭,守正不移;爱民长弟曰恭,顺长接弟。
还是贴切的,天启算是满意了。
别看唐以后的皇帝那么长一串谥号,只有最后一个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