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这么说将近两千万人就没饭吃?”
“嗯,所以水利工程要抓紧,这是内部救灾预防。为了保证北方供粮,我准备在南洋买粮,已经做好了准备。”
“南洋一年三收,确实有余粮,可如此转运,消
耗不菲呀。”
张嫣与朱弘昭对视,算着帐:“从苏州太仓转运过来,百万石太仓米会有近三百万的虚耗。从南洋买米,这虚耗可能会高达五百万。”
“没有这么多,你应该知道虚耗都跑到谁的腰包里去了?当年登莱巡抚陶朗先为辽东海运二百万石军粮,节省虚耗五百万,所以陶朗先被他们自己人整死了。”
“再说,南洋买粮,我不准备掏银子。颜思齐是把好刀,抢南洋各国稻米、威胁、勒索这些人,得来的米都是没本钱的。运粮于天津,运货物南下,一来一去只有钱赚,没有砸钱的说法。”
“水师要不断的跑才能保证战力,尤其是走海路更能锻炼,颜思齐、沈有容两部都会借南洋劫掠锻炼军士。我的意思是你这里有闲钱,不妨购置货物,委托颜思齐做这个买卖。你这里多挣点钱,以后做什么也方便些。”
寻常人家,小妾有丰厚的嫁妆及自己的产业,在
家里也能压住正室一头。这是个男女财产分割明确的时代,小妾的财产归小妾,不归这个家所有。将来小妾的儿子自然没资格继承家里的产业,却能继承母亲的产业。
宫里头也是如此,谁有钱,谁能给宫人们更多的好处,这些人就会听谁的。人人逐利,有钱就是大爷。
张嫣不缺钱,可也要为儿子考虑。这才是第一个,看朱弘昭这架势,以后保不准还会有更多的。
慈宁宫没有多少产业,只有三处皇庄作为赡养资金来源。朱弘昭又在登基后将青县的税赋作为慈宁宫的妆料钱拨过来,可依旧攒不下多少。
平白多了一处钱生钱的好路子,张嫣内心甜蜜,又有担忧:“她们姐妹会怎么说?”
“天下谁不知你是贤后?她们不会说什么,看着她们慢慢斗着玩儿,也是挺有趣的。”
朱弘昭笑吟吟说着,李家姐妹斗起来真的挺好玩儿,朝政他基本上是不管了,又没有可以转移注意力
的地方,宫里的斗争权当是消遣。
最起码,斗起来的李家姐妹都会巴结张嫣,让张嫣为她们说好话。
张嫣也清楚这个情况,就是怕斗出火,彻底翻脸。不过,朱弘昭为她们母子考虑,她只有高兴。
决定好好伺候伺候,身子摩挲,转向,一口含了下去。
朱弘昭浑身轻颤,也伺候起张嫣,唔,还是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