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十,文渊阁,东阁。
平时各忙各的十四名相府高层齐聚,听着宣大巡按杨嗣昌做报告。
土豆平均亩产四石,整个宣大土豆产量高达六百万石!
石是测算粮食的体积单位,土豆不好以粮食来算,以一石二百斤来算。
重新规划度量衡单位,也是新政之一。今后的重量单位就是钱、两、斤、石、钧。
“严禁民间买卖,这一条做的好!”
左相杨肇基对杨嗣昌的处置办法很是赞赏,土豆的种子必须控制在官府手中,这样才能方便明年在北方大范围开展种植。
亩产四石,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据。百年前气候正常时,亩产两石都已算是丰收,现在亩产一石都已是风调雨顺的结果。
侍从袁枢直入东阁,高举圣旨,左右环视:“帝诏。”
十四名相府高层起身站立,叶向高让出主位,恭候在
在一旁。
袁枢站到主位,卷开圣旨念:“朕闻宣大土豆丰收,此乃上苍之眷顾,亦是我皇明兴盛之契机。着相府着重议定土豆来年推广一事,广派人手搜集高产番种。宣大巡按杨嗣昌,用事忠贞,心怀大局是非,可大用。朕将于望朔日祭拜太庙社稷,一切就简毋须铺张。并于承天门前,摆土豆宴以筹京中百官。钦此。”
土豆高产,很多人都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利润,结果杨嗣昌擅权,直接命令宣大各地有司严禁易市,更不准土豆外流。他得罪的人海了去,本身也擅权,朱弘昭一句话保住杨嗣昌,可比杨肇基那句话有用多了。
果然,皇帝将这里的、各处的事情掌握的牢牢,一些大员互看一眼,心有戚戚。
此时的西苑,朱弘昭驾驭一辆战车厂打造的新式四轮车辆测试,车上整整装了二十石粮食,而两头牛却能轻松拉载,而车辆稳固依旧。
战车厂与内校场隔了一道皇城宫墙而已,这边从接任务到如今,半年的时间才送来了样板车。
负责战车厂营造事务的少监躬着腰,上前迎接下车的皇帝。
“车轴技术改进的好,滚珠制造方面进展如何?”
往常车轴用的是木珠子,车辆无法负重过多,否则会压坏承轴。
“回禀万岁爷,滚珠确实无法大规模铸造,厂里折中想了个法子,以钢轴代替滚珠。较之滚珠车轴,钢轴车轴负重更高,只是阻力稍稍高于滚珠车轴。且,更为耐用,可大面积制造。”
两名工匠为皇帝演示两种车轴技术的差别,朱弘昭看了点头,虽然没见过圆柱钢轴做周转润滑的车轴,可原理上与滚珠没区别。
“滚珠制造技术不要放下,要继续搞,不要怕失败。现在,最大的战车能载重多少?”
“启禀万岁爷,这个因道路限制,不好测算。厂里最大的战车,前二后八五对轮,需四头牛,可载重一百二十石。较之过往四头牛载重,高出五倍有余。”
一百二十石不少了,一石二百斤,十辆这样的大车运一次军粮,足够一营三千军士省着能吃一个月。
这少监继续说:“厂里铺设的铁轨上,这类八轮大车挂五节,两匹驽马即可拉载。”
铁轨的数据已经出来了,运力方面提升的不是一点半点。
这还是在使用畜力的情况下,而蒸汽机还在山东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