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济农本愿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89 字 10个月前

两头牛迈蹄,脖间铃铛清脆作响,两个人扶稳犁压着,缓缓跟着,朱弘昭继续说:“我大明子民苦,人祸好平,天灾连连,如之奈何?”

何冲低头,问:“公子的意思是,南北合心共应天灾?”

只有何冲在私下,从不会改口,依旧称呼朱弘昭为公子。朱弘昭也缅怀,却直接导致何冲的威望越发的高涨。

“对,我大明内十八省能垦之土多已开垦,再无供养百姓之潜力。铸剑为犁也是无土可耕!只能向外扩疆,增加耕地或者从外运粮。不论那样,都是剑来说话。铸剑为犁活不了,那就铸犁为剑,也只能如此。”

“眼下的天下,是一个大包袱,皇兄也才那么大度丢给了我。如病入膏肓,更像一个腰围十尺的胖子,看着很大可连自己生炉造饭的力气都无,这是虚胖。所以放血,身子轻便了才能做饭活过今日,才能下地耕种为明年以后做打算。”

“南北如手,我大明家有千钟粟,也需两手配合才能吃到这粟。南边的这只手愿意听话,就没必要再打板子了。”

说着,朱弘昭笑笑,大明是内部臃肿到了极限,谁都动弹不得,想做事敢做事的,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瘦身,所以谁做谁死,就连张居正也只是糊裱一番。没人敢做事,只能动嘴皮子上的功夫,更显得一团糟。

明明家里有的是钱,浑身有的是肉,可偏偏手脚无法动弹,只能看着小老鼠在家里吃吃喝喝,变成大强盗,然后眼睁睁看着对方一刀刺过来。

何冲点着头,既然不会铸剑为犁就好,就怕兵权出现疏忽,所有人跟着皇帝一起玩完。

宣大系已经没了退路,他们跟着皇帝杀了太多人,多的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都怕有朝一日,被人群起而攻落得家破人亡一场空。

好在,皇帝还年青,他们的时代才刚开始。

熬过两代人,几十年后谁会惦记几十年前的事情?

何冲从正式领兵开始,就效仿东吴吕蒙手不释卷,性情越发的沉毅,问:“公子,南北如手之论,臣是赞同的。可谁左谁右?”

抬手拍拍何冲壮硕肩膀,朱弘昭扭头龇牙一笑:“哪只手顺手,才是关键。再说各有所长,从古至今,世上岂有独臂擎天而卫家国百姓平安者?”

何冲缓缓点头,露出笑容。

公子没骗他,说的是实话,没有为了安慰他而说谎话。

将府不是外人想象中那样因为征日大捷故意寻相府掰腕子,只是不愿意给南方解锁,本意是如此,可形象上就是与相府掰腕子。

一片地耕完,在五龙亭休息。

正中生着炭火盆,两人坐着烤脚,一旁宫里妃子们和面的和面,炒菜的炒菜,这几日开耕太液池田地都是这么忙过来的。

端着葱花爆香的酸菜汤,喝着,朱弘昭侧躺着看着亭外碧蓝天空,幽幽道:“还记得代州时,给丈人家里刈麦,天也是这么的蓝,看着金灿灿的麦田能闻到面香。家里穷,父亲也将咱娇养着,给秀娘姐姐家割了几捆麦,手上全是泡。”

李秀娘端来木盘,先将一碗酸菜哨子面给做针线活的张嫣,又给何冲第二碗,随后第三碗给朱弘昭,顺便坐在一旁给宗柔碗里倒了几滴辣椒油。

“当时,我就对秀娘诉苦,说是农苦,想着免了农税,百姓日子就好过了。幼娘却问免了农税,朝廷吃什么?当时,咱想到的是商税,各种其他税。也是那日,刘师传诏,还是将军将咱带回去的。”

何冲见他动筷子,才端起碗说:“是这样。公子免农税之宏愿,此举必将远迈汉唐两宋。”

吃着面,朱弘昭点头:“所以,第四届内阁时,我希望朝廷可以靠商税,而不是靠压榨百姓。将军也是耕田老把式,百姓的苦,只有历代开国君臣都明白,又唯有此时之君臣,是最为了解的。”

咬一口蒜,朱弘昭稀溜溜吃着面:“军中将士,除将门子弟,哪个不是农事好把式?不能因为拿了刀枪吃饭,就忘了老本。各处吃的,哪样不是百姓所产?胥吏狐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