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论议会制度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89 字 10个月前

一早,澡池边,李秀娘拿着锉刀给朱弘昭挫指甲,内史曹化淳叩首一声轻响,站在屏风后面道:“主子,阎先生入宫,正候着。”

“好,请他到温室。”

朱弘昭摸摸磨好的指尖,李秀娘又拿着镊子给他修理了几根眉毛,才出了水池,一帮女官围上来,为他擦身,穿衣。

前后不到三分钟时间,连着头发都束好了。

温室,二十余名内外侍从起身相迎,朱弘昭入座摆摆手,神清气爽坐在主位,环视一圈,又垂眉看看桌上的一册《澳门考夷录》,拿起晃晃:“都看了一遍,也都说说,澳门葡萄牙人所谓的议会制度,如何?”

他左首阎应元盘坐,两手搭在膝盖上,扭头看着有储相之称的诸位侍从。

侍从司的司正是袁枢,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特别征辟,是萌官,也是先文职后转武职,再入的中枢,屡历丰富却杂,是一派人。

侍从司就三种人,一种是袁枢这种非进士出身的征辟人员,一种是正统科班出身的进士侍从,如余煌;最后一

种就是宫里的宦官,如曹化淳。

这种对答问题,袁枢一向是最后总结,代表侍从司提出中肯意见,并不是最先开口的,他看向余煌,余煌以通史而成名,更是坚定的中枢强权派。

余煌挺直腰,也是盘坐着,朗声道:“君父,考证西夷制度,光光澳门一处只可窥其一斑。这《考夷录》多有侯知县道听途说之语,难以信服。臣昨日提调四夷馆、鸿胪寺旧档,观摩西夷各国历史。对于西夷各国,有了脱胎换骨的看法,西夷如君父所言,确乃国朝之大患。”

没从制度上开讲,朱弘昭有些诧异,身子向后斜躺,道:“细细讲来。”

“是。西夷各国诸侯遍地,大者几城治民百万,小者不过一村尔。又是封土建国,与我中国先秦颇有类似之处。君父,诸位同僚,我中国各家学派起于春秋,盛于战国。何也?诸国林立,先贤无外在限制,方有自由畅想、研究、总结前人的环境。一时百家争鸣,相互借鉴。诸国交战争霸,百家亦是相争。”

“如此情形下,诸侯国纷纷变法,以强国、社稷延绵为本,讲究实用,不使国灭人亡。百家也是如此,吸纳各家之所长,儒墨兵法道五家成为当世显学,如同王霸之国。春秋战国乃是大争之世,国与学结合,战国七雄皆有所

长,百家兼容并蓄,也只剩下适合形势所需之学。”

瞿式耜听到这些嘴角一翘,法家最强,儒家就别提了,东周听孔子搞礼,想要靠礼约束各国恢复天子之国的荣耀,鲁国也搞礼,前者被秦国当点心吃了,后者被齐国管仲经济强国后,也给吞了。

这是儒家的黑历史,这地方谈谈没问题,别出去胡咧咧就好。

秦国因法家而强国,因杂家吕不韦而奠定了一统各国的思想基础和治理准备。赵国就是改革及骑兵力量,但长平一战元气大伤;魏国也是法家改革早期霸主,奈何地理位置太憋屈;韩国也是法家变革在关键时被魏国打断了脊梁骨,而且韩国的弓弩技术爆秦国一条街。

楚国是兵家引导的变革,有着与秦国一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口基数。奈何国内贵族力量太大,远不如秦国改封建为中央集权,所以动员能力比不上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