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馊主意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04 字 10个月前

打发走朱慈燃,五龙亭里朱弘昭洗手,饮茶。

对于李邦华,他已经有了疑心,但这个人有能耐,特别是军事、物资调动方面极有大局观,历来做事手脚也干净。

所以,才有许显纯登门一事,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李邦华答应下来是正常的。不答应,那就说明心里有鬼,或者眼界不行。不论哪个原因,李邦华不去西夷,这辈子止步也就是以留守兵部尚书衔致仕。

西京设立后,留守兵部尚书,哪及的上相府坐堂的兵部尚书?

大明的兵部尚书平时就好几个,但坐堂的戎政兵部尚书,始终只有一个。

入宫,对于李邦华过于仓促,一路上就在思量对答体系。

捏一块奶糖嚼着,朱弘昭坐正身子后看着许显纯的折子,奇怪看一眼没有上折子陈述条略的李邦华,李邦华垂下头去,他明显被许显纯摆了一道。

许显纯的折子准备充分,到了他这个级别,折子基本

上都是汇聚手下人的智慧,群策群力,自然是详细透彻。

需要带什么货物,准备多少船、人手,各种编制,行程规划挺齐全。

对西洲各国的拜访路线也是鲜明的,先去意大里亚弱马(罗马)城,表明半官方身份,再拿到教皇国给的文书,自能自由游历各国。

许显纯还是传统心性,准确来说锦衣卫里的人主流思想还是天朝上国颜面问题作祟。以半官方身份去找西洲实际的头头教皇,最好让对方先派正规使节来大明。若不行,等宝船下海,带着钢船一起出海,好好出出威风。

至于钢船,试航成功现在就停在通州张家湾。但没人敢带着出海,这么好的钢堪比白银,被人弄走融了,谁不心疼?皇帝发起火来,谁能担待得住?

因为密封舱的独特技术,大明只要有好钢,肯砸钱,造钢铁战舰有着天然优势。

“尚可,中规中矩。李侍郎也看看有无纰漏,有补充的就补充,议定后就回去筹措人手。”

举着折子,由宦官传递给李邦华,李邦华这才抬头看一眼许显纯,许显纯面露微笑,李邦华胆气一泄,认真看着折子,眼神专注。

编制上面不需要补充,李邦华觉得自己应该说一下开

阔性的提议,否则怎么体现自己。

故而,合上折子后,李邦华拱手:“万岁,许都督计划周全。然,臣近日阅览四夷馆档案,有些许心得。可行不可行,还需圣裁。”

“但说无妨,李卿亦是山东老人,朕的脾性,李卿也是清楚的。”

这一点李邦华的确清楚,就事论事,能听不好听的话。

李邦华坐正身子,声音朗朗:“臣听闻,西夷诸国女子亦有继承封地、家业之权。当地贵族多以联姻为手段,完成领地统合。是故,臣请带宗室十余人。”

朱弘昭眨眨眼睛,这不是他西南干的勾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