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馊主意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04 字 11个月前

祖训,不和亲不纳款,无兄弟之邦。

大明的确没有一名天家女眷嫁到外藩,就连朱秀赖这边,想娶宗室之女,都被朱弘昭给否决了。无兄弟之邦的意思更简单,我大明是唯一霸主,不需要平级打交道的人。

但他,因为形势需要,就牺牲了一回…

许显纯听了,这姓李的是逼得乱了方寸,还是故意讽刺皇帝?绷紧面皮,不发一言。

嚼一粒奶糖,朱弘昭缓缓点头:“的确可行,有那么

些靠谱。不过,传出去不好听。仔细说说。”

“是。臣以为,我大明要详细侦知西夷情况,唯有在西洲设下据点,有一块属于我大明的土地。此地背依大明,贸易方面得天独厚,发展必然迅速。有此地在手,调查西夷各国历史,会轻松十倍。”

“西洲诸夷贵族多是姻亲,彼好财货。有一地立足,女方亲族复杂,这便是助力。背靠贸易,不难拧成一股绳。若以后形势需要,便是西洲义从。”

说的好听了是为了大义而跟随扈从,说的难听了就是仆从兵。

朱弘昭稍稍皱眉,道:“李卿应清楚,西夷教皇对各国管制严重。我天家子孙若娶纳西洲贵族之女,袭承爵位、封地,难不成还要洗礼入教,背弃祖宗,做那西夷神的仆人不成?”

“万岁,国朝强盛为世界之首,料想那教皇国,也不敢管的太宽。否则天兵渡海,两瀛省就是其先例。”

李邦华信心满满,打日本前都以为这会是一场烂仗、苦仗,前线的进展出人意料的顺利,都恍然大悟,原来我大明如此强!

顺利征服、收复日本,给当世人的思想冲击很大,惊诧之余,又眼红朝廷刮走的一船船战争红利,各阶层逐渐

萌发发动战争,参与战争的心思。

朱弘昭想了想,道:“会在三年后凑够当年三宝太监规模,这事可以办。但不要为了做这事,委屈了天家血脉。这样,就按许卿的意思,从登州出海。下回出海,从太仓浏河出发。至于宗室子弟,去内校场挑选十人,哨官以下自取,哨官以上不可动。”

苏州太仓浏河河口,就是当年三宝太监首航出发的地方。

打发一名太监领着二人去挑人,挑人这种事他才不想去做。宗室子弟的智商还在恢复中,一个个单纯呆萌的过于可爱。要选出一些够狠,心机重,能但此重任的人,可不容易。

说的好听了,是往西夷贵族体系掺沙子。

说的难听了,这些宗室就是死间,极有可能为了国事,而被人害死,死的不明不白。也可能是战死,前途堪忧。

他不怕没人去,正因为常年的王府软禁生活,这些宗室少年没有过于复杂的心机,稍稍鼓动就会争着去。对宗室而言,死亡不可怕,活的毫无意义才是可怕的。要活的有意义,死的有意义,不就是传统的文化理念?

他不想去鼓动这些人,在登州水寨送他们一程就够了

不过,李邦华的这个策略,还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