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僵局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54 字 10个月前

南京留守勋戚与江南士绅大族世代联姻,这回纯粹就是内讧,相对于他们,勋戚们更认可强势的皇帝。

复社巴不得陈策这个镇守大将军收拾他们,到时候得到的声援就能更大。

常州宜兴,台湾知府卢象升晒的黑黑,回乡看望父母

,随后就会北上迎接圣驾进行述职。还要带一个弟弟一同北上接受萌官,高升在望,内部流传是极有可能进入侍从司。

故而,常州府士绅联袂齐至,来拜访这位官场新星,常州人的骄傲。

卢家是大族,却不是士绅阶层,还是卢象升父亲一辈迁到的宜兴。卢家子弟百余人,看着很多,实际上连寻常的宗族聚落的百姓都比不上。不过因为门风的问题,实属江南异端,个个读书的时候不忘练武,卢象升就是典型代表。

江口水战如风一样在南北两岸流传,官府的人在观望,士绅、商会各书院也在观望。

岷州卫,两河口寨旌旗如林,杨肇基坐镇督战。

下着绵绵细雨,隐约可见对岸人马调动。

从阶州武都山路而来的川军援兵,已被杨肇基勒令就地休整,以作为生力军。

杨肇基最喜欢干的就是防守反击,将对方主力拖疲软,随后一鼓击破。

计算军功看斩获,敌我比例越悬殊,军功含金量越高。杨肇基想要更大的军功,无可厚非。让川军休整作为机动、预备役,也是对辽王的示好。

现在把川军调过来,有消耗川军的动机。等到反击时,川军就是先锋。相持的军功西北军要独享,最后破敌军功可以均分。

两个军功都不好拿,前者要西北军拿自己的命来填,后者要川军来填命。但军功就是如此,哪有不流血就拿功的事情?

谁这么干,就是辽军第二,早晚会被自己的行为给挖坑埋了。

雨水顺着杨肇基顶上毡笠滑落,他心中担忧儿子所在的西固城所安危,却不得不一副从容姿态。

西固城所丢失,两河口寨将失去上游屏障。同时,敌军就能绕道岷州卫城,从三个方向乃至是四个方向夹击两河口寨。

“密训?”

“末将在!”

“将沂州部调入西固城所!”

密训抬头迟疑,沂州部只有三百人,都是家乡子弟兵,杨家的家丁部队。

“告诉老大,若守不住,焚毁粮食,向北撤,坚守腊子口。绝不能,让贼军绕道岷州卫城。”

杨肇基盯着密训,西固城所可以丢,腊子口可以丢,

不能让杨御萌涉险。他有五个儿子,最有领兵天赋的是老三杨御藩,其次是老大,其他三个天资平平。

“遵命”

桓水北岸,明军调动、布置加修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