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帐篷里烧着干牛粪,煮着酥油茶。
永邵卜在羊皮地图上,非常具有抽象艺术的地图上指着:“两河口寨固然有存粮,因为存粮丰富才不适合攻打。那黑心杨贼有河水做依傍,勇士们再多也只能一节节渡河,只会被他一口口吃掉。”
他的部落几乎打光了,没死的被明军俘虏后运往后方,他的军队也完了,可他依旧是联军总帅。
“英勇的永邵卜,你的意思是勇士们在这里隔着河,等着大朝廷调集军马?”
芒儿者安抚司土司披金戴银,身材矮壮脸色黑红,络腮胡子一脸,语气忿忿。
“不,这里的勇士在牵制黑心杨贼,我们为今之计,只能打西固。青羌的勇士已经答应举兵,他们会夺取平定关,从西边围堵西固。将杨贼的大儿堵在西固,在上游勇士们就可渡河。”
抽向地图上,永邵卜将一枚枚石子摆在西固城所周边:“只要我们拿下西固,就可分兵两路,一路走岷州城绕
袭宕昌,一路向东攻击两河口寨。我的朋友来信说,说是大皇帝的亲兄弟,辽王已派蜀军走武都山路支援杨贼。”
拿起一枚石子,永邵卜放在两河口寨与武都之间的山路上,道:“现在,我需要一位勇敢的雄狮,带着无敌勇士去拦截蜀军。”
和朝廷打仗,这些土司一点负担都没有,祖祖辈辈就这么打过来的,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不满意就打,饿了就打,有事没事就打打。对于打仗,对他们来说就和运动会差不多。
什么自立为王割土称霸,对他们来说这才是疯狂难以想象的想法。真让大朝廷绝了贸易,别说称王称霸,活不下的子民绝对会弄死他们。打仗,为的就是和大朝廷要好处,就这么简单。
杨肇基落在他们手里,他们也不敢杀,除非战斗时阵斩。
甚至辽王跑到他们这里来,他们也不敢有什么逆举。最大的可能是伺候好辽王,等辽王走了再挽起袖子与西北军开砍,真让辽王出个意外,他们都知道结果是什么。
他们的认知里,打打闹闹是一种手段,不是真的要和大朝廷你死我活。没有大朝廷的贸易物资,高原上的他们,绝对是最惨的一批人,生不如死。
打赢西北军,阻挠甘肃设省,防止青海设省,不仅是他们的需求,也是川陕士绅、商团的需求。如果真的在两处设省,那贸易自由后,他们将失去对部众最直接的掌控手段;川陕也将失去西边独掌的贸易。
说白了,战争的原因还是改土归流。
永邵卜,现在没有部众,没有军队,他依旧是联军统率的原因就是他背后有人,他能给各部落带来比过去低廉的生活必需品,他也有各部所没有的信息。
他就是一个代言人,说的好听了,就是高原部族眼中自由的旗帜,敢于与大朝廷抗争的英雄。实际上,就是个棋子。
杨肇基的布防体系很严谨,计划中的两河口寨是吸引贼军的焦点所在,依靠极为优越的地势消磨贼军锐气。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贼军缺粮,以两河口囤积的粮食为诱饵。
他管得住西北,可对川北鞭长莫及,导致战略布局出现一个极大的漏洞。也没想到,四川那边的人胆子会这么大,辽王在侧,还敢资助、扶持贼军作乱。
两河口寨失去预期中的意义,他的军力不足弱点便暴露无遗。
直接后果就是,属于次级防守核心的西固城所成为敌
人真正的目标。更因为隔着急流,周围大山林立,他无法判断两河口寨对面敌军数量。
无法判定敌军主力所在,杨肇基便被动了。
只能以不变应万变,守好两河口寨,守住这里宝贵的粮食,守住这里贼军就无法大队渡河毒害岷州卫及武都那边。
两河口寨在手,哪怕周围糜烂,也能牵制大量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