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下,朱弘昭洗了一个澡,抵达武英殿算账。
武英殿,侍从司三班成员俱在,一个个都有意无意瞥向袁枢。袁枢闭目养神,毫不在意同僚的目光。
“主子万岁爷,驾到!”
曹化淳抱着拂尘趋步从侧门入内,抖抖拂尘唱念,脸上几个蚊子叮咬的大红疙瘩很显眼。作为一个北方人,这几天蹲在神烈山上,南京的蚊子对他来说威力有些大。
论蚊虫,还是天津一带的厉害;可曹化淳可以扛住北方的,就是扛不住南方的,抵抗力问题。
“臣等恭迎君父。”
朱弘昭摆摆手,示意一个个入座,登上高阶落座,看向曹化淳,曹化淳对侧门打了个眼色,一名宦官端着红绸盖着的抬枪趋步递来,他则转交到高阶上。
扯开红绸,朱弘昭右臂一把抓起重达二十六斤的四尺长抬枪,粗厚的枪管,各处棱角无不散发着暴力气息。
单手握着抬枪指向正对的殿门,闭着一只眼瞄了瞄:“手工打造,比厂里造的要粗糙,的确不是兵部的货色。”
顿了顿,问:“此枪,性能如何?”
曹化淳道:“管壁内用的是熟铁,与秘鲁铳一个制造原理。但缺乏管壁淬火技术,净军打了十发后,管壁就废了。”
造火铳最大的问题还是合格的枪管,抬枪又是大威力枪,口径寸八,打出去的锥型弹中指大小,一枪将一个人拦腰打断不是问题。
所以军中装备抬枪都会备下足够多的替换枪管,锥型铜弹对枪管的磨损,瞬间高温又能软化金属,所以这类枪根本不可能列装军队,都是给精锐小股部队使用,用来狙杀重点对象。
兵部研发改进抬枪,缺乏足够的动力。因为这东西对枪管的要求太高,现在的金属加工又很难造出耐用的枪管。一根合格的抬枪枪管,价值不逊色于等重的白银。说的难听了,用抬枪杀敌成本太高,一枪打死一串,也收不回成本。
在兵部看来,这东西不实用,应该被淘汰。国朝五花八门的火器多了去,现在还不是淘汰的就剩了制式短铳三种,长铳五种,火炮前装、后装共九种。
放下抬枪,朱弘昭看着盘中两枚子弹,咧嘴自嘲一笑:“连子弹工艺,也流出去了?”
其中一枚子弹已经被分解,弹壳旁是一堆颗粒火药,
还有一枚中间凿洞的锥型铜弹头,弹头旁放着寸长筷子粗玻璃圆柱,玻璃圆柱中是一团暗绿色晶莹液体。
“贼人哪有朝廷的底蕴?弹壳是军中操训时流出去的,刺客携带的三枚子弹,都是重装后的残次品。”
曹化淳说着拦住皇帝的手,躬着身子小心翼翼拿起玻璃圆柱和弹头,将玻璃圆柱塞进弹头底部,轻轻放在木盘红绸上。
“蓄谋已久。”
看着组装好的毒弹头,朱弘昭努嘴,笑笑问:“都说说,贼子是个什么心思?这东西,是为朕准备的,还是临时凑出用在了安邦彦身上?”
临时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