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问责(上)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05 字 10个月前

开什么玩笑?

太医院和兵部合作搞这类毒弹头,始终不见成果。现在贼人能拿出这么狠的子弹,怎么可能是临时凑出的?

制造技术流出去,可比一杆抬枪流出去要恐怖。还有这种毒弹头,打中不管你是谁,当场都是咽气的命。

或许,这是一种威慑?

朱弘昭看向袁枢,眼皮子垂着,笑吟吟毫无暖意。

袁家有仅次于官营的玻璃厂,也接了兵部的单子研制玻璃子弹。玻璃子弹很扯淡,朱弘昭就没听说过有这种东

西。可这是兵部的主意,明显是走错了路子,为了省铜这类贵重金属,兵部什么材料都敢想。

玻璃硬而脆,烧制时又利于铸造,打出去命中后基本上就是一条人命,伤口全是玻璃渣子,谁能收拾这种伤口?

现在倒好,兵部要整的玻璃子弹没见到,反倒是让贼人给弄了出来。

没人回答这个问题,也没人敢回答这类弑君的话题。

“见血封喉是个好东西,拿下去好生研究着。”

良久后,一句话吩咐下去,曹化淳端着木盘趋步而下,朱弘昭看了看桌案上积累的折子,重要的都摆在上头,折面用红绸,看着有十余份儿。

拿出当首一个,是叶向高请辞,推荐史继偕候补国相的折子,随手丢在一边。

南巡路上方从哲都快咽气了,还不是被一枚玉露仙丹给救了回来?

这么大的事情也没引发什么轰动,毕竟只是个例,缺乏普遍性,没几个人关心这玉露仙丹,只当是方从哲是突发小症状,让道门搞的什么破药丸瞎猫碰上死耗子。对于道门所谓的仙丹,朝野各处都当是个笑话。

仙丹真这么有用,万寿帝君怎么会传位给裕王?仙丹

有用,万寿帝君的重孙光宗泰昌皇帝也不会壮年而逝,当个憋屈的一月皇帝。

第二份折子,是相府讨论后对平蛮大将军安邦彦的追封、谥号。大将军、大都督,右柱国,谥号勇毅,追封乌江伯,子弟袭爵降等为乌江子爵,赐予国葬,诏令水西设庙祭祀。同时,厚赏水西安氏真正合法的当家人,安邦彦的侄子安位。

厚赏、追封都是应该的,朱弘昭在意的是给安邦彦的谥号,这是朝廷对安邦彦一生功过得失的总结。

安邦彦是土司出身,有篡侄子大权的嫌疑,是不忠;又带着水西四十六部作乱,祸乱西南近二百万土汉百姓亡于兵灾,是大不忠大不仁。又迷途知返,带着水西儿郎为国征伐,最后死在战场。

因为过去的污点,所以谥号中赞美的字如忠、穆、庄、节、都和安邦彦没关系。就连重将传统的‘武’字也得不到,得到的只是稍逊一筹,显得片面的‘勇’字。毅就好理解了,指性格坚强能克服种种困难,暗指安邦彦性子执拗,是个钻牛角尖的人。

总体来说,勇毅这个谥号看着还是不错的,场面上能应付过去。实际上深究推敲,和不少皇帝的谥号一样,潜在恶意满满。

朱批一个准字,他目光看着‘乌江伯’三个字,眼皮挑了挑,乌江,相府选出的这个封号,可真够直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