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王爵也不好封了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970 字 10个月前

这关系到他另一个构思,那就是以勋戚爵位为源动力激励文武臣子守身严谨,积极向上努力奉公。

勋戚阶层是高端建筑,还需要中层建筑。这就是他构思中的军功世家,即军功贵族。

大明本就有这个东西,卫所军户在永乐前期可以说是待遇好的不得了,妥妥的公民待遇。而卫所性质导致军户从军、储备私兵都是很方便的,结果永乐后上防止藩王势大,下预防卫所有人有土搞割据,都给阉割了。

再加上成熟的文官体系,使得占五分之一人口的军户,即使霸占了二分之一的进士名额,依旧是文官,而不是军功贵族。

他构思中的勋戚阶层、军功世家,拔高军人待遇后能世代参军吃铁杆庄稼的军户,上中下一体,就是依附在皇权下面的连环配套支柱。

过去的五年兵部是彻底没了脾气,为了预防兵部在相府支持下搞反弹,也为了增加将来军费来源,他才不得不给兵部放开一个口子。

毕竟袁可立与叶向高不同,叶向高军户出身却一直走的是中枢路线;而袁可立则是治理地方靠刑名起家,然后又是靠军功崛起,军事能力与律法能力都是与死人打交道的东西。袁可立相对于叶向高,对军事领域更熟悉,有更大的抱负。

面对一个被全面阉割的兵部,袁可立绝不会忍气吞声

。与其未来闹事情,不如先开个口子给兵部,给兵部找点事去做,堵不如疏。

而且袁可立这一届的根本国策是兵役策,兵部无法竖立权威,那自然也不好做兵役策贯彻工作。

换言之,以后徭役征发是户部、工部、兵部一起搞,而新兵补充工作会从将府后勤司剥离,交到兵部职方司。

兵役策的贯彻,在增加基层动员能力与显著提高国朝免费劳力数量的同时。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是税收下降,毕竟以前徭役是折算成银子由地方雇人来干。这一点损失也可以忽略,直接动员劳力去干活与间接雇佣,其中环节减少带来的结果就是虚耗降低。

毕竟人力,可是比银子纸钱多了。少了的税收却有更多的劳力能使唤,减少了雇工的大宗支出,换言之还是赚的。

但熟练工就得另说了,徭役征发来的劳力,干不了技术性工种。

因为兵役策带来的税制的改变,农户的缴税压力再次降低。平均下来是田亩收入的两成,直接征收粮食。

同时禁制粮食在民间进行大宗买卖,真要买卖也可以,铺到乡镇一级的市正会抽税;粮食卖给衙门或御商集团才能减免粮食交易税。

细嚼慢咽吃完烤鱼,打发走了朱慈燃,朱弘昭依旧懒洋洋躺着不愿动弹。实在是难得的一场雨,什么运动都不想做,只想躺着打盹儿。

张嫣就坐在椅子旁的地毯上,头枕着朱弘昭的手背,也在静静呼吸生着闷气不愿开口。

手背压麻了,朱弘昭抽回手才说:“西域四省不得不退一步,一来是有了竞争才是活水。山东那一片儿情况特殊,不能照搬到西域去。”

整个山东连着北直隶河间府,都在齐王府的经济圈子里。商业发展的确神速,依靠的是朝廷大笔的订单以及不断推出来的新技术。

所谓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在齐州形成了雏形。就等技术储备等一定程度,向着全天下爆发,引发大规模,历史上第一次的经济大动荡。

张嫣心有不甘,整个皇室内部后宫东西两宫的妃子都不喜欢将西域的经济垄断让出去。不只是皇帝的人在那里扎根,宫里人都派出了人手参与进去。

李家姐妹不缺钱,也没有努力专心去经营产业的心思。张嫣手里的钱非常多,河间府青县的机械纺织厂制造的布匹、帆布都是军购的原料,制造出来不愁卖。所以皇帝的钱转手流到张嫣的手里,这两年攒下来将近三十万。

她才是皇室一系列财团御商集团里第二号人物,三十万两砸到西域四省去,以后获利每年最少都是三十万。现在给相府插手的机会,哪怕缩减一两,张嫣也不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