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朱、南方、明,逆克蒙元的水德,这就是火德大明的煌煌历史。
而皇帝的新五德学说里,大明已经不是国初时的蓬勃火德,而是厚重、迟暮的土德。按着皇帝的学说,大明在气运上保证国祚延绵,只能土生金,进入金德时代。
到底什么是金德时代,火器、铁甲战甲、电、对外森寒兵锋,对内滚滚屠刀,都是酷寒金德之一角,袁可立已经看到了这冰山一角,可就是不愿相信。
而且他已经很累了,只想完成这五年任期,平平稳稳渡过。
他努力压制北方行社与南方复社之间的学说冲突,而新五德学说更能冲击士林。这是皇帝的学说,天家的学说。
只要这东西在人心立稳,那么,皇室天家将会拥有学统,在思想上影响士林。
皇帝不可告人的财富积累是在山东完成的,在他眼皮子底下完成的。抱着对未来最坏打算,袁可立坐
视朱弘昭黑白通吃,暴富。
独立于国库外难以统计的庞大财力,恢复先秦制度正式从制度上拿走兵权,皇帝天然拥有的法统、道统正义性,若在加上影响士林发展、人心思想的学统。
那…哪怕新五德学说是走不通的,如‘世界大同’好看却不顶事,只要握住了学统,依旧能达到延长国祚的初衷。
而倒霉的,不是中下层士绅,而是袁家这样一个地区的士林领袖,某一学说的掌舵家族。
这种学统的力量是很大的,如周道登就是因为祖上周敦颐是理学四大家,所以这一家子门生遍及天下,吃喝不愁。人人都要借理学的帽子,扶助周家就当是入会费。
再如余姚王阳明,在孟学、理学这条路上推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心学。灵牌列入圣庙不说,甚至屡屡有人提议让王阳明取代孔子,成为圣人。
王阳明被追封为新建伯、新建侯,现在更是追封
为新建郡王,世袭新建公。王阳明的军功已经过去了百年,现在不断追封,就是王家握有此时最流行,受众最广泛的心学学统。起码名义上,王家只要没绝嗣,就握着名义上的心学学统。
那王家日子过的好不好?
非常的不好,内部为了争爵位,加上朝廷故意拖延和稀泥,整整闹了两代人,还没把爵位归属扯清楚。
现在不断追封、加封,王家有着新建公的爵位,却始终决定不出胜负,国朝始终也没有新建公其人,有的只是新建公爵位,以及享受超品待遇,不断争夺爵位的一对堂兄弟。
没法子,王家只是名义上握着心学学统,可威胁实在是太大了。内部出现继承矛盾,便在内部矛盾,外部不怀好意的扯皮中,不断加剧王家内部矛盾,导致握有心学名义上学统的王家,始终只能生活在内斗中,根本无心去经营手里的学统名分,无法稳固学统带来的丰厚、看得见看不见、眼前以及未来的好处。
而朱弘昭登基后又是连续两次抬升王家爵位,结果就是更严重的加剧王家内部矛盾。
前前后后三十多年下来,各处有心无心的配合下,使得本可以成为士林第一大家族、第一文阀的王家,始终处在一种内乱状态中。也因为这种内乱家仇,不断消耗心学正统这顶帽子的元气。
或许等到新的流行学说取代心学后,王家的内斗才会告一段落。
而皇帝已经这么厉害了,又握着那么多的资本,此时新五德学说在士林立稳后,扎根人心…真是难以想象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