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公田制度

大明宗室 孤君道 1823 字 10个月前

再加上这次大清洗,大量充公的田产,大头归入朝廷

成为公田,其次的大头进了皇室的手。再其次,上上下下的官员在内部,都分了一些田,这些田就是他们的私田。

所以现在皇室握着一成出头的皇田,朝廷掌控着两成多的公田,天下已扩充到五百余的卫所,占掉了一成左右的军田。

因为皇室掌军的制度,这军田名义上是公田的延伸部分,其实也能算入皇室掌控

林林总总,天下田亩此时‘朝廷’‘公家’占走四成多,这已经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只要渡过大清洗带来的风波,恢复生产后,相府税收足以得到大幅度增长。

也因为皇室掌军,今后外扩的疆土除了给军队设立卫所、军田的战争红利外。将不在平白给民户授田,而是归入笼统意义上的‘公田’,其中皇室占多少皇田,就看战争中皇室、朝廷投入的本钱有多大。

在增强朝廷掌控的公田数量这一方面,皇室与相府有共同的论点,那就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

这是为了今后考虑,造成的麻烦就在眼前,就是移民政策施行时,会多出不少消极效果。比如百姓动力不足,不愿意背井离乡还去当佃户。

所以授田政策必须要改改,但田地公有,主权在朝廷不容改变。这种土地政策,朱弘昭已经有了腹稿。

“租用?”

朱弘林皱眉,虽然佃户租公田与民户种植私田都要缴税,差别仅仅是佃户是年产量三成给朝廷,民户是两成。差别不是一成,而是对土地的掌控力。

民户可以为了私田的保养而拼命想法子肥田,佃户可不会如此。因为对土地有患得患失的思想,佃户不可能踏踏实实耕作。

朱弘昭点头:“就是租田,参考唐均田制,承租三十年一期。原则上,男丁十亩上限,女丁五亩,允许世代承租,但产权不变,是公有。”

顿了顿,继续说:“配合兵役策,服兵役期满退役者,终身享用五亩免税军田。军官、七品以上官员致仕,授予五亩至百亩不等的永业田。为国捐躯者,也授予三十年期限的免税英烈田。”

说着揉揉眉心,他有些头大:“所以明年相府方面会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检地,将公田、皇田、军田钦定下来制图。作为今后纠举公田流失的标准,免得地方上下沉瀣一气,侵吞国产国资。”

永业田,就是私田,世代家传的土地。

有一点大家很好奇,国朝更替时,前朝的地契,在新朝管用不管用。是管用的,只要新朝别像李自成那么搞,

是不会否定前朝地契的。否则就是与天下地主为敌,直接就是死路一条。

至于我大清的跑马圈地,也不看看圈的是那些人的土地。地方大族没那么好欺负,家族坞堡连成片,为了土地能和你拼命。

就连去年的清洗,各地密密麻麻的坞堡,给军队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好在,成熟的火器装备,已经宣告坞堡时代的灭亡。

攻打没有大量火器,只有工事防御的坞堡,炮兵部队、炸弹就能解决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