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仍是不理睬。
眼看陷入僵局,姜维心知诸葛亮虽有不忍,但是为正军纪,怕是会痛下决心。姜维思来想去,忽然灵机
一动,扯了扯车骑将军、当今国舅吴懿衣角,使了使眼色,悄声说道:“陛下......”
吴懿先是一愣,后恍然大悟,连忙说:“大都督是国家重将,如果有罪,理应交由陛下惩处。”
诸葛亮心中一惊,半响过去,缓缓的转过头来,看了看姜维,又看了看吴懿,然后叹息一声说:“车骑将军言之有理,魏延是国家重臣,我无权处理,理应交送陛下,我再领群臣弹劾其罪。”说罢又转头看着魏延,厉声说道:“魏延是否死罪由陛下裁决,但是活罪难逃,来人啊,把魏延暂且押下,先军前杖责三十,以正军纪!”
魏延吃惊地望着诸葛亮,忽然猛地磕了一个响头,伏地半响才起。正当武士押着魏延退下时,魏延忽然转身再次跪下,大声地喊道:“丞相恩德,我魏延铭记于心。只是我尚有一策,不吐不快,请丞相准许!”
众人都疑惑不解,诸葛亮略一迟疑,点了点头:“
好吧,你说。”
魏延起身胸有成竹地说道:“我在回洛阳路上,思前想后,知道虎牢关一失,魏军数日内便可兵临洛阳城下。而洛阳我大军尚未集齐,恐非敌手。当今之计,只有拖住魏军使他们无法东进。
我愿领精兵一万,翻越崇山峻岭,取路出轘辕关。
轘辕关是洛阳通往许昌的捷径要冲,不出五日,可到魏都许昌。
魏军闻我骤至,必然惊慌,我趁势急攻,就算不能攻下,曹睿担心后方安危也必然迟疑不敢东进洛阳。
待丞相大军齐备,我再自西往东,与丞相两边夹击魏军,则大事可定!”
众人闻言都大惊,心想魏延太不知道好歹,这个当口还来惹怒诸葛亮。昔日魏延子午谷之计已被诸葛亮认定冒险,今日轘辕关之计简直是翻版。虎牢关刚刚因为大胆冒险而中计,现在不思悔改,还想再行险招。只有姜维若有所思,一言不发。
果不其然,诸葛亮盯着魏延看了半天,缓缓地说:“这些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来人,带下去!”
魏延闻言苦笑地摇了摇头,心有不甘地被武士押下。魏延被军前杖责三十,关押在军中大牢。此是后话。
押走魏延后,诸葛亮巡视着众人,问道:“当今之计,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司空杨仪率先出列说:“丞相,今虎牢关已失,洛阳东面一马平川,魏军数日即可兵临城下。原本待关中和蜀中的援军到达后,我今军尚可一战。如今援军未到,洛阳城中只有数万人马,而魏国十几万大军,数倍于我,又多骑兵,占尽地利。此时迎敌,无异于以卵击石。当今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