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家史

天字码头 古慈儿 1161 字 11个月前

所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小不一的烟馆。

万宁此先不是没想过入行鸦片贸易,可如果洋行此时才入手鸦片生意,恐为时已晚。

东顺、宝利等洋行在此方面早已做得有声有色,怡兴洋行若想占得一席之地怕是难于上青天。

接下来的计策才是这位二班的高明之处,他进一步预测着由于鸦片的销量在华增长迅猛,英国商人不久后肯定会在国内投资建厂,直接在中国境内生产成熟鸦片,那样从中获得的利润岂不更大!

于是这位二班继续建议着,万宁可以凭借自身是英国人的优势,先接触上这些英国鸦片商,抢占“滩涂”,与他们合作在国内生产成熟鸦片。

话至此处,万宁茅塞顿开。

而直至此刻,万宁才正眼瞧了瞧眼前的这位年轻人。

此人二十几岁,身材不高,细长的眼睛微微上挑,看起来很是精明。

也正是从那时起,这位不起眼的二班开始受到万宁的青睐,在怡兴洋行内步步高升。

而这位年轻人就是赵习瞻。

二十五岁进入洋行当二班,献策之时已有二十七岁,以他在市井中摸爬滚打的经验以及无双的智慧,赵习瞻提出的良策经怡兴洋行领导层内部商议后得到了一直通过。

自此,赵习瞻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从前根本不入流的他也渐渐走起了鸿运来。

随着洋行如火如荼地开展鸦片贸易的同时,万宁的两个女儿也相继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绝色佳人。

1827年,大女儿万希洁与嘉孚洋行的少当家孙凯格结了亲,二人婚后接管了两家洋行合资的茶叶生意,小日子过得还算红火。

可万宁那十七岁的小女儿万希雅却令他烦闷不已,她十分叛逆不说,且竟还与伶人交往过密。

在万宁几次劝说无果后,万希雅则被禁闭在家中不准出门。

接下来的这部分往事,多由万希雅的姐姐万希洁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