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起身,一脸自豪:“为了认字!”
“为了当大官!”
“为了成为孔孟那样的大儒!”
学子们各抒己志,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
“爹爹说,这样长大了才能相夫教子…”一名小女孩怯生生地说完,引起了不少男学童的哄笑。
怜儿这时便板起了严肃脸,好好地给这些顽皮的学童说教说教。
她先天失明,教书多有不便,比如说教学子们认字就是一大难题。有鉴于此,伯父替学堂置办的教材——那些竹简上的文字,便都是请工匠一一刻上去的阴文。她通过触摸那些竹简上的文字刻痕,便也能引导学子们认字习字。
“下雪了——!”
不知道是哪个顽皮的孩子吼了声,整个学堂立即哄
闹了起来。
“外面下雪了!”
第一个顽童起身离开了书案,兴高采烈地推门而出。
其余的学童们也坐不住了,你推我搡争先恐后地涌出了教室。
面对完全失控的学堂,怜儿不免感到有些懊恼,随之也披起自己的大氅,拄着木杖走出了教室。
夜空寒云密布,一轮冷月孤悬。
小城万籁俱寂。
白雪初现的时候,宛如九天抖落的羽絮,纷纷扬洒向人间。
寒风拂动那些松针,雪覆没了屋顶和无人的街道。
怜儿姑娘扬起了脸,直面着雪夜长空,任由一片片六角状冰晶体落在面颊上,融化在面颊上…奇妙的触觉,让她不由微微咧开了嘴,露出一抹惬意的笑容。
雪越下越深,躁动的孩子们开始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嬉笑打闹的声音,打破了雪地的闃静。
远近街道房屋,很快便已是银装素裹。
千家点灯火,冷月照初雪。
在那些风声、孩子们的打闹声中,怜儿隐隐听到了什么别的声音,她仔细听了一下就被勾走了注意力和好奇心。她拄着木杖,磕磕碰碰地循声而去,去寻找那个声音…翻过结冰湿滑的石桥,漫过积尺的长长雪地,只为了找到那个声音。
某处高墙下,她寻到了那个声音,原来是一名男子在击筑高歌:
……
高山之岗,明月苍苍。
易水之畔,荻草枯黄。
春秋几度,两鬓白霜。
著我云松雪鹤衣,击我桐木朱弦筑。
对月长歌兮,飞雪茫茫。
何人相和兮,弦起宫商。
……
高山之上,明月皇皇。
易水之岸,舟楫蠹伤。
剑断秦川,筑尺深藏。
思我王庭金盉爵,忆我燕市黄粱酒。
对月长歌兮,飞雪未央。
无人相和兮,弦断宫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