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垂沙之战,王朝没落(上)

滇王传奇 马飞剑 2073 字 10个月前

唐昧从重丘率军撤到垂沙后,迅速渡过沘水,收起舟筏,在南岸扎营而守。一则,以沘水为天然屏障,可挡联军长驱直入;二则,与沘水南岸的驻军合兵会师,组成一支六万余众的军队,重整旗鼓,可与联军决一死战。

经过快速整编,沘水南岸营帐相连,旌旗重展,六万余名兵士人人都紧绷神经,誓与敌军打一场生死之仗。

待大军列好阵势,唐昧执剑登上高台誓师道:“诸位同族兄弟,方城失守,我军损失惨重。齐韩魏三国联军正追亡逐遁,往垂沙杀来,此处便是汉北最后一道防线了!垂沙一旦失守,敌军必然长驱直入,直捣郢都。到那时,国破家亡,亲友雕残,妇女遭奸淫,老弱遭屠杀。身为楚国男儿,即使马革裹尸,也要守我疆土,保我百姓!”

台下旌旗云动,杀喊声四起:“守我疆土,保我百姓!”

激怒了士气,六万多名兵士同仇敌忾,唐昧终于松了一口气,退回中军大帐静候其变。

暮色时分,寒风骤紧,沘水北岸忽现一队背着令旗的哨兵,快马疾驰到岸边打探一番虚实便勒马折返。片刻后,大队人马便从山后涌出来,依旧是三面帅旗在前方开路。屈原依旧被捆绑在战车上,傲骨挺立,跟在三位主将之后。

大军逼近北岸时,被宽阔的水面截住去路,望着沘水南岸的楚军阵营,匡章终于无计可施,只能长剑直指对岸摇头叹息:“两位将军且看,楚军近在眼前,却遇天险阻隔,看来是天意不让我大军灭楚也!”

公孙喜提马上前道:“将军勿急,战机未到,先让大军扎营休息,再从长计议。”

匡章道:“我军远来新至,后方补给线越拉越长,对峙僵持乃行军之大忌矣!”

暴鸢也提马上前道:“唐昧已无可援之兵,楚王老底全押在对岸了。待我军扎下营来,总能在上下游觅得一浅水处,便可强行渡至对岸杀他个措手不及。沘水南岸如此漫长,楚军不可能处处设防。”

匡章点头道:“暴鸢将军之计可取,命大军就地扎营!”于是,三国联军在沘水北岸安营扎寨,严加防守,与楚军隔水对峙。

且说庄蹻率领一万骑兵越过寿春,越过巨阳,越往北挺进天气越寒冷。当此之时,暮色垂降,骑兵已抵达阳城。战马实在跑不动了,庄蹻决定在城外的一家驿馆暂歇一宿。

这家坐落在道旁的驿馆庭院宽敞,茅草盖顶,竹排为篱,却显得陈旧凋敝,高悬在道旁的“阳城驿馆”幌子已经冰冻,寒风吹过纹丝不动。

庄蹻与几名贴身兵士牵马入院时,见屋檐下堆满了枯草,枯草堆下蜷缩着一群群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数以百计。庄蹻正觉疑惑,一位驼背老汉迎过来问道

:“几位军爷,是打尖还是住店?”

庄蹻回道:“老人家,我们要住店。”

驼背老汉回头指了指屋檐下那些灰头土脸的人群,致歉道:“军爷,实在抱歉,驿馆已经住满了人,你们看看,里屋挤不下都住到屋檐下来了。”

庄蹻疑惑道:“天寒地冻,为何会有如此多贫民旅客?”

老汉摇头道:“何来旅客噢,这些都是难民。不仅不收他们房费,还要给大伙提供食物。”

庄蹻惊讶道:“难民?何处来了这么多难民?”

老汉叹息道:“几日前方城爆发战乱,齐韩魏三国大军突袭楚军,三万楚军全部阵亡,实在是惨绝人寰哪!战乱爆发后,附近百姓便沿着潕水逃到了阳城。城内那些高官显贵也不愿接受难民,只有老夫这破驿馆给大伙提供个容身之所了。”

庄蹻瞬间被感动了,弯腰抓住老汉的手感激道:“老先生,大难见真情,你真是德行高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