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背老汉摇头道:“人心不古,战祸频发,人人都有可能遭遇落难日啊,老朽也只是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庄蹻又将这些难民仔细扫视一遍,家破人亡与流离失所的悲情挂在每一张脸上,令人望而生悯。庄蹻又一次向老汉请求道:“老人家,我们正要赶赴前线增援楚军,只是长途跋涉太久,人困马乏,战马实在跑不动了。人不住店也行,我们可同这些难民们挤一起歇歇脚,只要能让战马休息一宿,喂些粮草,明日一早便奔赴前线了。你看可行否?”
“江湖救急,只要军爷们不嫌弃,请随便将就一宿吧!”老汉说完,弓着背忙去了。
庄蹻与几名贴身兵士在客栈庭院内住下,其余主力则在客栈旁边扎营而息。晚些时候,庄蹻将驿馆储存的粮草尽数买下,命兵士们将战马喂饱喝足,剩余的粮草也打成包裹准备明日一起带走。晚膳时分,驼背老汉在院中支起一口大锅,熬了一锅白粥分给难民充
饥。看到弱者相互帮助的情景,庄蹻颇为感动,命兵士们将随身携带的军粮也献出一部分给难民。
难民们分到白馍与风干牛肉后,在几位老者的带领下簇拥到庄蹻身边致谢:“这位军爷啊,你们来自何方,我们虽无力回报大家,但要记住军爷名号哪。”
庄蹻回之以礼:“在下庄蹻,乃会稽郡大司马。与客栈东家大义相比,给大家分点军粮只是杯水车薪啊。”
“你便是庄蹻啊,乡亲们早就听闻大司马之名了!”老者们惊讶道,“会稽郡在大人统领下,百姓们都分到了土地,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而这苦寒边境之地,战祸频起,民不聊生,等过了冬天,我们便集群逃往会稽投奔大司马,还望大人收留我等哪!”
“战祸终会停止,只是苦了大家!有朝一日,若诸位父老乡亲真到了会稽郡,庄蹻一定好生善待你们,大家赶紧吃吧。”说完,庄蹻也端起一只土碗,与难民们一起喝白粥充饥。难民们咀着白馍和风干牛肉,
眼泪滴落粥里,边喝边流泪。
末了,难民纷纷让出自己的草窝给兵士们休息,驿馆老板也将自己的房间让出来给庄蹻休息。在冰天雪地中连奔数日后,终于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庄蹻便率领骑兵悄然出发了。那些早起的难民涌到驿馆前的大道上挥手相送,站成一道无法忘怀的悲壮风景。
骑兵离开阳城,一路沿着潕水往方城赶去!
三国联军驻扎在沘水北岸已有数日,匡章每次派兵士出去寻找可以渡河处都被楚军放箭射回。今日午间,天气好转,阴霾已久的天空现出日头,向阳的山坡上积雪融化了,露出草木枯柴。又有一队兵士带着剑伤进入中军大帐向匡章诉苦:“将军恕罪,我们又失败了。楚军盯得太紧,弟兄们每次靠近岸边都被楚军放箭射回,已经有好几波兄弟受箭伤了。”
匡章疑惑道:“白天易暴露行踪,何不夜晚去寻?”
兵士们回道:“将军,兄弟们初来乍到,对周边地形尚不熟悉,即便夜晚去寻也得打着火把去,照样会暴露行踪。”
匡章从案台后起身,愤然道:“就不信邪了,我大军踏遍千山万水,所向披靡,小小沘水焉能阻我前进?你们速去换一身平民服装,我陪你们一道去看看。”语毕,兵士们领命出帐换服装去了,匡章也脱下一身戎装,打扮成一位游侠剑士,抓起长剑出了大帐。
匡章带着几名兵士出了营地,一路向西走出十余里,爬到一座高山上。站在山顶,居高临下,回头望去能看见闪着阳光的沘水像一柄利剑,将楚军与三国联军从中间劈开,两军隔水而峙,营帐相连,旌旗飘飞。山顶上,向阳坡上的积雪已经消融,有樵夫上山砍柴讨生活,隐约传来哨子声:
世事维艰兮,持斧入林。
砍柴三担兮,易米半升。
天子诸侯兮,争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