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叔玉道:“我的打算是,安排人准备船只。一旦玉山这里挡不住,便先一步南下广州。如果广州挡不住了,再乘船出海,往倭国方面撤退。如今的倭国,和大唐来往频繁,水路上已经成熟,能出海往倭国去。凭借我们的兵力,以及军队的武器,足以踏平倭国,再建势力。”
房玄龄心中琢磨一番,缓缓道:“这样的退路,老夫赞同。只是陛下这里,他是否会同意呢?陛
下不同意,一切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魏叔玉道:“总要试一试。”
房玄龄沉默一番,便说道:“既然你有了决定,那就劝谏一番,竭尽全力。我这里,需要老夫做什么?”
魏叔玉道:“稍后我就会前往劝谏,不过当下,还是要把后续的安排布置完。等我见到了陛下,我会请陛下通知房伯父,听取房伯父的建议。届时,请房伯父支持我。”
房玄龄没有立刻回答,反倒是问道:“你认为陛下会不同意撤军?”
魏叔玉道:“陛下在长安时,避开了杜启的锋芒。陛下在江都时,也忍辱负重,撤军离开。可是陛下率军退到玉山后,儿子接连折损死亡。时至今日,陛下内心充斥着怒火,早已经是失去了理智,也没了再撤离的心气儿,所以不会同意撤退。故而,需要房伯父劝谏一番。”
房玄龄道:“没问题,只要是陛下询问我的
意见,我会支持你的。”
魏叔玉道:“多谢伯父。”
房玄龄忽然说道:“贤侄,如今陛下的军队驻守玉山,肯定是挡不住夏国进攻的,我大唐一方,必败无疑。你如今还如此忠于陛下,为什么呢?”
魏叔玉轻笑两声,缓缓说道:“原因无他,陛下待我恩重如山。我一介士子,身份卑微,陛下却是器重我,拔擢我,我自当效死力报答陛下。”
房玄龄郑重点头不再多言,毕竟皇帝待魏叔玉,的确是恩重如山。魏叔玉只是一州刺史,李世民却是不吝提拔,让魏叔玉在朝廷中枢做事,甚至于是魏叔玉随时能见到李世民。
这待遇,极为罕见。
尤其魏叔玉统帅不良人,论及官职其实不高,却在朝廷中是显赫存在。
这是李世民的恩典。
房玄龄起身告辞离去,魏叔玉也是跟着起身去安排,等到把一切的事情安排了妥当,魏叔玉再度
往李世民的房间去。
这时候已经夜色降临。
山寨中,四处有火把燃烧。
魏叔玉进入了房间中,恭敬向李世民行礼道:“陛下!”
李世民道:“叔玉,你这大晚上的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魏叔玉回答道:“回禀陛下,臣晚上来,是因为夏国方面出兵杀来,臣认为除了当下我们所做的准备之外,需要考虑退路。”
李世民眼眸眯了起来。
他暂时不曾说话。
房间中的气氛,一下就凝重了起来,仿佛透着肃杀之气。
李世民的目光更是打量着魏叔玉,但魏叔玉自始至终,却是泰然自若,显得无比镇定。李世民好半响后,说道:“说吧,你是怎么考虑的?”
魏叔玉道:“臣认为考虑退路,可以考虑前
往倭国。毕竟倭国的实力不怎么样,而我们退往倭国,可以再度崛起,卷土重来。当然如今杜启南下,如果挡住了夏国的兵力,我们就继续留在岭南道发展。如果不行,那就撤离。所以臣认为,要多做考虑。”